搜索
首页 《奉使九华山,中途遇青阳薛郎中》 故人相别动相思,此地相逢岂素期。

故人相别动相思,此地相逢岂素期。

意思:所以人分别动相思,此地相逢难道一向期。

出自作者[唐]徐铉的《奉使九华山,中途遇青阳薛郎中》

全文赏析

这是一首优美的诗,表达了诗人对故人的深深思念和离别的不舍。 首句“故人相别动相思,此地相逢岂素期”,直接表达了诗人对故人的深深思念,同时也揭示了离别和重逢的意外性。这里,“动相思”和“岂素期”形成了强烈的对比,前者表达了深深的思念,后者则表达了事与愿违的惊讶。 “九子峰前闲未得,五溪桥上坐多时”描绘了诗人与故人离别时的场景,他们坐在九子峰前的五溪桥上,默默无语,默默地度过时光。这里,“闲未得”和“坐多时”都表达了离别的无奈和时间的漫长。 “甘泉从幸余知忝,宣室征还子未迟”这两句诗,诗人以朝廷之事为引,表达了对故人仕途的关心,同时也隐含了对故人才能的肯定。 最后,“且饮一杯消别恨,野花风起渐离披”两句诗,诗人以酒消愁,但愁却无法消除,因为野花风起,暗示了离别的伤感将永远留在心中。 总的来说,这首诗情感真挚,语言优美,通过对故人的思念、离别的描绘以及对故人仕途的关心,表达了诗人深深的情感和对友人的关心。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故人相别动相思,此地相逢岂素期。
九子峰前闲未得,五溪桥上坐多时。
甘泉从幸余知忝,宣室征还子未迟。
且饮一杯消别恨,野花风起渐离披。
作者介绍
徐铉(916年—991年),字鼎臣,南唐、北宋初年文学家、书法家。历官五代吴校书郎、南唐知制诰、翰林学士、吏部尚书,后随李煜归宋,官至散骑常侍。他的父亲徐延休也是一位著名的文学家和书法家。

徐铉十岁开始能够写作,以文笔清丽工整著称,被誉为唐代韩愈之后的诗文“韩徐”。他的诗歌和散文以清新淡雅、自然优美为主,代表作品有《风入松》、《赋得古原草送别》等。他还是一位杰出的书法家,擅长楷书和行书,代表作品有《竹轴帖》、《道德经》等,对中国书法艺术的传承和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

总的来说,徐铉是中国文化艺术领域的杰出代表,他的诗歌、散文和书法都达到了很高的水平,并对后人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他是中国文化史上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关键词解释

  • 素期

    读音:sù qī

    繁体字:素期

    意思:平素所期望的。
      ▶唐·刘禹锡《马大夫见示浙西王侍御赠答诗因命同作》诗:“秣陵从事何年别,一见琼章如素期。”
      ▶明·宋濂《故秦母夫人金氏墓志铭》:“豸冠朱衣兮,符我素期。”<

  • 故人

    读音:gù rén

    繁体字:故人

    短语:老友 旧 老朋友

    英语:old friend

    意思:
     1.旧交;老友。
      ▶《庄子•山木》:“夫子出于山,舍于故人

  • 相别

    读音:xiāng bié

    繁体字:相別

    意思:(相别,相别)
    I
    谓彼此分别。
       ▶宋·苏轼《和子由宿逍遥堂》序:“﹝余﹞以为今者宦游相别之日浅,而异时退休相从之日长。”
       ▶《古今小说•杨谦之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