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过开封古城》 颓垣下多穴,所窟狐与蛇。

颓垣下多穴,所窟狐与蛇。

意思:颓垣下多穴,狐狸和蛇的巢穴。

出自作者[宋]梅尧臣的《过开封古城》

全文赏析

这首诗《荒城临残日,鸡犬三四家》以生动的画面,描绘了一座荒芜的城池,在夕阳的余晖中,只有鸡犬三两只,暗示着城池曾经的繁华已不再。诗人通过细致的观察,捕捉到了荒城中一些独特的景象,如阡陌已不复存在,但新桑麻仍在生长,狐蛇在此安居。这些细节描绘出了一幅荒凉中仍带有一丝生机的生活图景。 “颓垣下多穴,所窟狐与蛇。”这句诗进一步描绘了荒城中的生活场景,颓垣之下的洞穴中,狐与蛇在此安居。这种描绘既体现了荒城的荒芜,也展现了其中生命的顽强。 “汉兵堕铜镞,青血为土花。”这句诗则带有一些悲壮的色彩。在战乱中,士兵的鲜血洒在颓垣上,化为土花。这不仅描绘了战争的残酷,也暗示了生命的脆弱和历史的沧桑。 总的来说,这首诗以生动的语言和细腻的描绘,展现了荒城中鸡犬相闻、桑麻生长、狐蛇安居的生活场景,同时也揭示了战争的残酷和历史的沧桑。这种悲壮而深沉的氛围,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荒城临残日,鸡犬三四家。
岂复古阡陌,但问新桑麻。
颓垣下多穴,所窟狐与蛇。
汉兵堕铜镞,青血为土花。
作者介绍 陆游简介
梅尧臣(1002年5月31日—1060年5月27日),字圣俞,世称宛陵先生,汉族,宣州宣城(今安徽省宣城市宣州区)人。北宋著名现实主义诗人,给事中梅询从子。

梅尧臣初以恩荫补桐城主簿,历镇安军节度判官。于皇祐三年(1051年)始得宋仁宗召试,赐同进士出身,为太常博士。以欧阳修荐,为国子监直讲,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故世称“梅直讲”、“梅都官”。嘉祐五年(1060年),梅尧臣去世,年五十九。

梅尧臣少即能诗,与苏舜钦齐名,时号“苏梅”,又与欧阳修并称“欧梅”。为诗主张写实,反对西昆体,所作力求平淡、含蓄,被誉为宋诗的“开山祖师”。曾参与编撰《新唐书》,并为《孙子兵法》作注。另有《宛陵先生集》及《毛诗小传》等。

关键词解释

  • 颓垣

    读音:tuí yuán

    繁体字:頹垣

    意思:(颓垣,颓垣)
    坍塌的墻。
      ▶南朝·宋武帝《登作乐山》诗:“壤草凌故国,拱木秀穨垣。”
      ▶宋·苏轼《濠州七绝•四望亭》:“穨垣破础没紫荆,故老犹言短李亭。”<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