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夏日闲书墨君堂壁二首》 邀客上素琴,留僧酌寒泉。

邀客上素琴,留僧酌寒泉。

意思:邀请客人上素琴,留僧斟酌寒泉。

出自作者[宋]文同的《夏日闲书墨君堂壁二首》

全文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罢官归隐涪水之东时所作,通过对归隐居所周围环境的细致描绘,表达了作者对返朴归真、自得其乐的隐居生活的喜爱与赞美之情。 首联直接点明归隐地点,并表达了暂时放下尘世纷扰,在此休息的愿望。“聊息”表达了暂时休息之意,而“赤日”烘烤天幕,草木焦燃的景象,又让人感到焦躁和烦闷。 颔联进一步描绘了这种焦躁的氛围,但颈联中作者在山林清幽景色的感染下,尘襟暂解,独享此处清静之美。接下来的几联,详细描绘了作者在山林中的生活状态,琴酒自乐,竹席白石,稳处高风,远望云烟,野兴浩荡,世俗烦忧一扫而空。最后,作者表达了对归隐生活的喜爱和赞美,并回忆起为吏时的辛苦,反衬出归隐生活的舒适和惬意。 整首诗通过对环境的细致描绘,以及对作者生活状态的生动展现,表达了作者对返朴归真、自得其乐的隐居生活的喜爱与赞美之情。同时,诗中也流露出作者对世俗纷扰的厌倦和摆脱之意。整首诗语言质朴自然,情感真挚,是一首优秀的山水田园诗。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先人有敝庐,涪水之东边。
我罢汉中守,归此聊息焉。
是时五六月,赤日烘遥天。
山川尽糁燥,草木皆焦燃。
尘襟既暂解,胜境乃独专。
高林抱深麓,清荫密石绵。
层岩敞户外,浅濑流窗前。
邀客上素琴,留僧酌寒泉。
竹簟白石枕,稳处只屡迁。
忽时乘高风,远望立云烟。
野兴极浩荡,俗虑无一缘。
气爽神自乐,世故便可捐。
却忆为吏时,荷重常满肩。
几案堆簿书,区处忘食眠。
冠带坐大暑,颡汗常涓涓。
每惧落深责,取适敢自便。

作者介绍 文同简介
文同(1018~1079年),字与可,号笑笑居士、笑笑先生,人称石室先生。北宋梓州梓潼郡永泰县(今属四川省绵阳市盐亭县)人。著名画家、诗人。宋仁宗皇祐元年(1049年)进士,迁太常博士、集贤校理,历官邛州、大邑、陵州、洋州(今陕西洋县)等知州或知县。元丰初年,文同赴湖州(今浙江吴兴)就任,世人称文湖州。元丰二年(1079)正月二十日,文同在陈州(今河南省淮阳县)病逝,未到任而卒,享年61岁。他与苏轼是表兄弟,以学名世,擅诗文书画,深为文彦博、司马光等人赞许,尤受其从表弟苏轼敬重。

关键词解释

  • 寒泉

    读音:hán quán

    繁体字:寒泉

    意思:
     1.清冽的泉水或井水。
      ▶《易•井》:“井洌寒泉,食。”
      ▶晋·左思《招隐诗》之二:“前有寒泉井,聊可莹心神。”
      ▶唐·王昌龄《行路难诗》:“

  • 素琴

    读音:sù qín

    繁体字:素琴

    意思:不加装饰的琴。
      ▶《礼记•丧服》:“祥之日,鼓素琴,告民有终也,以节制者也。”
      ▶汉·秦嘉《留郡赠妇诗》之三:“芳香去垢秽,素琴有清声。”
      ▶《晋书•隐逸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