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戏答史应之三首》 不嫌藜藿来同饭,更展芭蕉看学书。

不嫌藜藿来同饭,更展芭蕉看学书。

意思:不嫌野菜来一起吃饭,另外展芭蕉看学书。

出自作者[宋]黄庭坚的《戏答史应之三首》

全文赏析

这首诗的题目是《甑有轻尘釜有鱼,汉庭日日召严徐。不嫌藜藿来同饭,更展芭蕉看学书》。这首诗的主题是描绘一个生活场景,通过描绘甑中有轻尘釜中有鱼的生活常态,以及汉庭日日召严徐的官场动态,表达了诗人对普通百姓生活的向往和对官场生活的厌倦。 首句“甑有轻尘釜有鱼”,描绘了一个普通的家庭生活场景,甑中有轻尘,釜中有鱼,形象地描绘了普通人家简单而朴素的生活。这一句也暗示了诗人对这种生活的向往和怀念。 第二句“汉庭日日召严徐”,通过借代和借喻的手法,将汉庭比作官场,将严徐比作官场中的某个人物,表达了诗人对官场的厌倦和对普通百姓生活的向往。 第三四句“不嫌藜藿来同饭,更展芭蕉看学书”,进一步表达了诗人的情感。这里用“藜藿”代指普通百姓的家常饭菜,表达了诗人对普通百姓生活的向往,愿意和他们一起吃饭。而“芭蕉”则象征着学习,表达了诗人希望和普通百姓一起学习、共同进步的愿望。 整首诗语言朴素自然,情感真挚,通过对普通百姓生活的描绘和向往,表达了诗人对官场生活的厌倦和对普通百姓生活的向往。这种情感表达方式,既体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由的追求,也体现了诗人对普通百姓的关注和同情。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甑有轻尘釜有鱼,汉庭日日召严徐。
不嫌藜藿来同饭,更展芭蕉看学书。
作者介绍 黄庭坚简介
黄庭坚(1045.8.9-1105.5.24),字鲁直,号山谷道人,晚号涪翁,洪州分宁(今江西省九江市修水县)人,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为盛极一时的江西诗派开山之祖,与杜甫、陈师道和陈与义素有“一祖三宗”(黄庭坚为其中一宗)之称。与张耒、晁补之、秦观都游学于苏轼门下,合称为“苏门四学士”。生前与苏轼齐名,世称“苏黄”。

著有《山谷词》,且黄庭坚书法亦能独树一格,为“宋四家”之一。

关键词解释

  • 藜藿

    读音:lí huò

    繁体字:藜藿

    英语:coarse food

    意思:
     1.藜和藿。亦泛指粗劣的饭菜。
      ▶《韩非子•五蠹》:“粝粢之食,藜藿之羹。”
      ▶《文选•曹植<七启

  • 芭蕉

    读音:bā jiāo

    繁体字:芭蕉

    短语:桃树 漆树 冬青 吐根 柠檬 苏木 圣诞树 栗树 七叶树 梨树 月桂树 木棉树 椰子树 白桦 枇杷 白杨树 女贞 红树 柚木 杏树 卫矛 银杏树 木菠萝 紫荆

  • 来同

    读音:lái tóng

    繁体字:來衕

    意思:(来同,来同)
    犹言来朝。
      ▶《诗•鲁颂•閟宫》:“至于海邦,淮夷来同。”
      ▶马瑞辰通释:“《说文》‘同,会合也。’朝与会同,对文则异,散文则通。诸侯殷见天子

  • 学书

    读音:xué shū

    繁体字:學書

    意思:(学书,学书)

     1.读书。
      ▶《史记•项羽本纪》:“项籍少时,学书不成,去,学剑,又不成。”
      ▶《汉书•东方朔传》:“年十三学书,三冬文史足用。”<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