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故端明尚书汪公挽词二首》 未冠登华选,高文动汉廷。

未冠登华选,高文动汉廷。

意思:未成年登华选择,高文动汉朝廷。

出自作者[宋]韩元吉的《故端明尚书汪公挽词二首》

全文赏析

这首诗的主题是表达作者对一位年轻官员的赞美和期待。这位年轻官员在年轻时就已表现出卓越的才华和坚定的道德品质,他以自己的行为和思考为后世树立了榜样,希望他能在国家治理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首联“未冠登华选,高文动汉廷”,通过描绘这位年轻官员在年轻时就已得到朝廷的重用,展现了他的才华和影响力。他以高超的文采和文章感动了朝廷,说明他不仅有才华,还有出色的表达能力。 颔联“持身严榘席,虑世炳丹青”,进一步描述了这位年轻官员的道德品质。他严格遵守道德规范,以自己的行为为榜样,同时关心社会现实,以自己的思考为世人指明方向。这两句诗表达了作者对这位年轻官员的敬仰之情。 颈联“庶府咨沿革,诸儒风典型”,描绘了这位年轻官员在治理国家方面所发挥的作用。他能够咨询各种制度的建设,传承儒家思想,为后世树立了典范。这表明作者对这位年轻官员的期望不仅仅是个人道德品质的优秀,更希望他能为国家治理做出贡献。 尾联“空嗟廊庙略,不上鼎彝铭”,表达了作者对这位年轻官员未能发挥更大作用的遗憾。尽管他有着卓越的才华和道德品质,但他在国家治理中未能发挥更大的作用,未能将他的智慧和才能用于国家大事。这体现了作者对国家治理的关注和对人才的期待。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描绘一位年轻官员的形象,表达了作者对道德品质和才华兼备的人才的赞美和期待,同时也表达了对国家治理的关注和对人才的期待。这首诗的语言简练、情感真挚,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未冠登华选,高文动汉廷。
持身严榘席,虑世炳丹青。
庶府咨沿革,诸儒风典型。
空嗟廊庙略,不上鼎彝铭。
作者介绍
韩元吉(1118~1187),南宋词人,字无咎,号南涧,汉族,开封雍邱(今河南开封市)人,一作许昌(今属河南)人。韩元吉词多抒发山林情趣,如《柳梢青》\"云淡秋云\"、《贺新郎》\"病起情怀恶\"等。著有《南涧甲乙稿》、《南涧诗余》等,存词80余首。

关键词解释

  • 华选

    引用解释

    显贵的职位。《宋书·孔觊传》:“常侍华选,职任俟才,新除 临海 太守 孔覬 意业闲素……并任为散骑常侍。” 宋 曾巩 《代翰林侍读学士钱藻遗表》:“文辞、讲説、制策之科,众称华选。” 清 陈康祺 《燕下乡脞录》卷四:“考中书省,地望清要, 唐 宋 以后,与翰林并称华选。”

    读音:huá xuǎn

  • 高文

    读音:gāo wén

    繁体字:高文

    英语:Gauvain

    意思:
     1.汉高祖·刘邦和汉文帝·刘恒的并称。
      ▶汉·班固《封燕然山铭》:“将上以摅高·文之宿愤,光祖宗之玄灵。”

  • 未冠

    读音:wèi guàn

    繁体字:未冠

    意思:
     1.古礼男子年二十而加冠。故未满二十岁为“未冠”。
      ▶《新唐书•车服志》:“未冠者童子髻。”
     
     2.没戴帽子。
      ▶唐·皮日休《贫居秋日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