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答梦得闻蝉见寄》 开缄思浩然,独咏晚风前。

开缄思浩然,独咏晚风前。

意思:开缄想起浩然,独自吟咏晚上风前。

出自作者[唐]白居易的《答梦得闻蝉见寄》

全文赏析

这是一首优美的诗,它以一种深情而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作者对过去的回忆和对未来的期待。 首句“开缄思浩然,独咏晚风前。”表达了作者打开信件的那一刻,思绪如江海般浩渺,他独自在晚风中吟咏,仿佛能感受到信中蕴含的情感和故事。这里的“咏”字,不仅描绘了作者独自吟诗的场景,也暗示了作者对信件内容的期待和渴望。 “人貌非前日,蝉声似去年。”这两句诗描绘了时间的流逝和人物的改变。作者发现,人的容貌已经不同于往日,但蝉的叫声却还像去年一样。这里运用了对比的手法,突出了时间的无情和生命的流转。同时,这也表达了作者对过去的怀念和对未来的期待。 “槐花新雨后,柳影欲秋天。”这两句诗描绘了作者所处环境的变迁。新雨过后,槐花盛开,柳树的影子在秋天即将来临的时候显得更加浓密。这里通过描绘自然景色,表达了作者对季节更替的感慨和对生命的思考。 最后,“听罢无他计,相思又一篇。”这两句诗表达了作者听完信件后的情感。他听完了信,却没有找到任何解决相思之苦的方法,只能再次陷入相思之中。这里的“无他计”和“相思又一篇”形成了强烈的对比,突出了作者对相思之苦的无奈和无助。 总的来说,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作者对过去的回忆和对未来的期待,表达了作者对生命的思考和情感的无奈。整首诗情感深沉,语言优美,是一首值得品读的佳作。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开缄思浩然,独咏晚风前。
人貌非前日,蝉声似去年。
槐花新雨后,柳影欲秋天。
听罢无他计,相思又一篇。
作者介绍 白居易简介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

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关键词解释

  • 浩然

    读音:hào rán

    繁体字:浩然

    英语:great

    意思:
     1.水盛大貌。
      ▶《法苑珠林》卷八二引南朝·齐·王琰《冥祥记》:“时积雨大水,懿前望浩然,不知何处为浅,可得揭蹑。”

  • 开缄

    读音:kāi jiān

    繁体字:開緘

    意思:(开缄,开缄)
    开拆(函件等)。
      ▶唐·李白《久别离》诗:“况有锦字书,开缄使人嗟。”
      ▶宋·欧阳修《读张李二生文赠石先生》诗:“病眸昏涩乍开缄,灿若月星明错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