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多丽·景萧疏》 景萧疏,楚江那更高秋。

景萧疏,楚江那更高秋。

意思:景萧疏,楚江那更高秋。

出自作者[宋]张孝祥的《多丽·景萧疏》

全文赏析

这首诗《景萧疏,楚江那更高秋》是一首描绘秋景的诗篇,通过对楚江秋景的描绘,表达了诗人的情感和羁旅之愁。 首先,诗人通过对楚江秋景的细致描绘,展现了一个广阔、荒凉、寂静的景象。其中,“败芦枯蓼汀洲”、“几家蜗舍”、“一簇渔舟”等描绘,生动地呈现了秋天的萧瑟和寂静,给人一种远离尘世的感觉。同时,“去国虽遥”等词句,也表达了诗人对远离家乡的感慨。 其次,诗人通过“宁亲渐近”等词句,表达了对家乡的思念之情,同时也表达了对宁静生活的向往。此外,“关情有”等词句,则表达了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对美好事物的追求。 在艺术手法上,这首诗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生动的描绘,使得读者能够身临其境地感受到秋天的荒凉和寂静。同时,诗人还通过对比、排比等手法,加强了诗歌的节奏感和韵律感,使得诗歌更加优美动人。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对楚江秋景的描绘,表达了诗人的情感和羁旅之愁,同时也表达了对家乡的思念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整首诗语言优美,意象丰富,节奏感强,是一首优秀的诗篇。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景萧疏,楚江那更高秋。
远连天、茫茫都是,败芦枯蓼汀洲。
认炊烟、几家蜗舍,映夕照、一簇渔舟。
去国虽遥,宁亲渐近,数峰青处是吾州。
便乘取、波平风静,荃棹且夷犹。
关情有,冥冥去雁,拍拍轻鸥。
忽追思、当年往事,惹起无限羁愁。
拄笏朝来多爽气,秉烛夜永足清游。
翠袖香寒,朱弦韵悄,无情江水只东流。
柂楼晚,清商哀怨,还听隔船讴。
无言久,余霞散绮,烟际帆收。
作者介绍
张孝祥(1132年—1170年),字安国,别号于湖居士,汉族,历阳乌江(今安徽和县乌江镇)人[1][2],卜居明州鄞县(今浙江宁波)。南宋著名词人,书法家。为唐代诗人张籍之七世孙;父张祁,任直秘阁、淮南转运判官。张孝祥生于明州鄞县(今浙江宁波),少年时阖家迁居芜湖(今安徽省芜湖市)。

绍兴二十四年(1154年),张孝祥状元及第,授承事郎,签书镇东军节度判官。由于上书为岳飞辩冤,为权相秦桧所忌,诬陷其父张祁有反谋,并将其父下狱。次年,秦桧死,授秘书省正字。历任秘书郎,著作郎,集英殿修撰,中书舍人等职。宋孝宗时,任中书舍人直学士院。隆兴元年(1163年),张浚出兵北伐,被任为建康留守。又为荆南湖北路安抚使,此外还出任过抚州,平江,静江,潭州等地的地方长官,颇有政绩。乾道五年(1169年),以显谟阁直学士致仕。乾道六年(1170年)于芜湖病死,葬南京江浦老山,年仅三十八岁。

关键词解释

  • 萧疏

    读音:xiāo shū

    繁体字:蕭疏

    英语:desolate

    意思:(萧疏,萧疏)

     1.唐·唐彦谦《秋霁夜吟寄友人》:“槐柳萧疏溽暑收,金商频伏火西流。”
      ▶元·张可久《折

  • 楚江

    读音:chǔ jiāng

    繁体字:楚江

    意思:
     1.楚境内的江河。
      ▶唐·李白《望天门山》诗:“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北迴。”
      ▶宋·吴文英《澡兰香•淮安重午》词:“莫唱江南古调,怨抑难招,楚江沉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