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敦煌曲》 敦煌壮士抱戈泣,四面胡笳声转急。

敦煌壮士抱戈泣,四面胡笳声转急。

意思:敦煌壮士抱着戈哭泣,四面胡笳声急促。

出自作者[明]曾棨的《敦煌曲》

全文创作背景

《敦煌曲》的创作背景与敦煌这个古老而神秘的地方密切相关。敦煌自古以来就是中华文化的重要交汇点,是古代丝绸之路上的璀璨明珠。在敦煌,古代的艺术家们留下了丰富的壁画和文献,其中包括许多乐曲和歌词。这些音乐作品见证了敦煌文化的辉煌,也反映了古代中国人民与其他国家和地区的音乐文化交流。 曾棨作为明代的文人,对敦煌文化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他通过对敦煌壁画和文献的研究,深入挖掘了敦煌音乐的精神内涵,从而创作了《敦煌曲》。这首曲子不仅表达了曾棨对敦煌文化的敬仰和赞美,也展现了古代中国音乐的魅力,成为了中国文化宝库中的珍贵遗产。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吐蕃健儿面如赭,走入黄河放胡马。
七关萧索少人行,白骨战场纵复横。
敦煌壮士抱戈泣,四面胡笳声转急。
烽烟断绝鸟不飞,十一年来不解围。
传檄长安终不到,借兵回纥何曾归。
愁云惨淡连荒漠,卷地北风吹雪落。
将军锦鞯暮还控,壮士铁衣夜犹著。
城中匹绫换斗麦,决战宁甘死锋镝。
一朝胡虏忽登城,城上萧萧羌笛声。
当时左衽从胡俗,至今藏得唐衣服。
年年寒食忆中原,还著衣冠望乡哭。
老身幸存衣在箧,官军几时驰献捷?

关键词解释

  • 胡笳

    读音:hú jiā

    繁体字:衚笳

    英语:hu-chia [Mongolian reed whistle]

    意思:我国古代北方民族的管乐器,传说由汉·张骞从西域传入,汉·魏鼓吹乐中常用之。
      ▶汉

  • 敦煌

    读音:dūn huáng

    繁体字:敦煌

    英语:Dunhuang

    意思:
     1.古代郡名。治所在今甘肃省·敦煌县。
      ▶西汉·元鼎六年(公元前111年)置,北魏改为敦煌镇,后复改郡。

  • 壮士

    读音:zhuàng shì

    繁体字:壯士

    短语:大力士 斗士

    英语:hero

    意思:(壮士,壮士)

     1.意气豪壮而勇敢的人;勇士。
      ▶《战国策•

  • 笳声

    读音:jiā shēng

    繁体字:笳聲

    意思:(笳声,笳声)
    胡笳吹奏的曲调。亦指边地之声。
      ▶唐·钱起《送王相公赴范阳》诗:“代云横马首,燕雁拂笳声。”
      ▶唐·郑愔《送金城公主适西蕃应制》诗:“下嫁戎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