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送虞枢密还朝》 曾瞻玉鼎三嵎近,便觉朱门百仞深。

曾瞻玉鼎三嵎近,便觉朱门百仞深。

意思:曾看玉鼎偶最近,就觉得朱门百仞深。

出自作者[宋]李石的《送虞枢密还朝》

全文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晚年闲居京城时所作,表达了作者对仕途生活的厌倦和对归隐生活的向往。 首联“一官齿发老侵寻,金马当年博陆沉。”诗人感叹自己为官的日子已经很久了,而年华老去,当年的雄心壮志却未能实现。金马门是汉代朝廷的宫门,这里代指朝廷。博陆是西汉宣帝时的名臣霍光家族的府第,这里代指达官显贵。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官场的厌倦和无奈。 颔联“樽俎笑谈人不见,玑衡造化我无心。”樽俎是酒器和礼器,这里代指宴席和朝廷。笑谈指官场上的应酬。玑衡是古代的一种天文仪器。这里表达了诗人对官场上的虚伪和无聊的厌恶,同时也表达了对自然的向往和对自由的渴望。 颈联“曾瞻玉鼎三嵎近,便觉朱门百仞深。”玉鼎是古代的烹饪器具,三嵎是指鼎的三足。这里表达了诗人对宫廷生活的向往和对民间生活的羡慕。百仞深则表达了诗人对官场深深的隔阂和远离。 尾联“忍使王阳行九折,囚山未敢废南音。”王阳是汉代丞相王商的字,九折是他所居住的曲城的道路。南音是指自己的乡音。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归隐生活的向往和对仕途生活的决绝态度。他不想像王阳一样被迫在官场和隐居之间徘徊,而是决心“囚山未敢废南音”,坚守自己的乡音和自己的价值观。 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官场生活的厌倦和对归隐生活的向往,语言质朴自然,情感真挚,是一首优秀的田园诗作。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一官齿发老侵寻,金马当年博陆沉。
樽俎笑谈人不见,玑衡造化我无心。
曾瞻玉鼎三嵎近,便觉朱门百仞深。
忍使王阳行九折,囚山未敢废南音。

关键词解释

  • 玉鼎

    读音:yù dǐng

    繁体字:玉鼎

    意思:
     1.玉制的鼎。
      ▶晋·崔豹《古今注•都邑》:“汉成帝顾成庙有三玉鼎、二真金炉。”
      ▶《宋书•符瑞志下》:“晋成帝·咸康八年庐江·舂谷县留珪夜见门内有光,取得

  • 朱门

    读音:zhū mén

    繁体字:朱門

    英语:vermilion gates; red-lacquered doors of wealthy homes

    意思:(朱门,朱门)
    红漆大门。指贵族豪富之家

  • 近便

    读音:jìn biàn

    繁体字:近便

    英语:accessible

    意思:
     1.近捷方便。
      ▶《后汉书•寇恂传》:“长安道里居中,应接近便。”
      ▶宋·苏轼《再乞发运司应副浙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