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宫曾见神君否,且乞天瓢为挽河。
意思:竹宫曾看见神你吗,并且乞求上天瓢为拉河。
出自作者[宋]方岳的《次韵牟监簿斋宫》
全文赏析
这首诗的主题是追慕隐逸,赞美自然,表达了对自由自在、无拘无束的生活的向往。
首句“蛮触追奔竞一豪,市朝酣战万灵鼍”描绘了尘世间的争斗和追名逐利,如同市朝中的战斗,而众生如同鼍(一种动物)被卷入其中。这两句诗为整首诗定下了基调,表达了诗人对尘世的厌倦和对自然的向往。
“斋房只在秋山外,吟卷自随明月多”描绘了诗人对自然的向往和他在自然中寻求宁静的场景。他的斋房设在秋山之外,远离市井喧嚣,只有明月相伴,诗卷为伴。这里,诗人通过描绘他在自然中的生活,表达了他对自由自在、无拘无束的生活的向往。
“问字人须烦谢绝,敲门僧亦莫谁何”表达了诗人对自由生活的热爱和对他人打扰的淡然处之。他欢迎向他求教的人,甚至愿意亲自教授他们知识,而对于那些不请自来的敲门者,他也表示了宽容和理解。这两句诗体现了诗人对自由生活的尊重和热爱。
最后,“竹宫曾见神君否,且乞天瓢为挽河。”诗人通过想象自己曾经在竹宫见到神君,希望得到神君的帮助,用天瓢来引水入河。这里,诗人表达了他对自然力量的崇拜和对他人的求助,进一步强调了他对自然的热爱和对自由生活的向往。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描绘诗人对自然的向往和对自由生活的热爱,表达了对尘世喧嚣的厌倦和对宁静生活的追求。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充满了对自然的赞美和对自由生活的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