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蚕女》 但忧蚕与桑,敢问结发期。

但忧蚕与桑,敢问结发期。

意思:我只担心蚕与桑,请问成人期。

出自作者[唐]司马扎的《蚕女》

全文赏析

这首诗《养蚕先养桑,蚕老人亦衰。苟无园中叶,安得机上丝。妾家非豪门,官赋日相追。鸣梭夜达晓,犹恐不及时。但忧蚕与桑,敢问结发期。》是一首描绘蚕桑生活的诗,通过对养蚕过程的细致描绘,反映了古代农村的生活场景和艰辛。 首联“养蚕先养桑,蚕老人亦衰。”描绘了养蚕的起始,需要先种植桑树,而养蚕的过程中,蚕的生命周期与人的衰老相联系,表现出生命的循环和变化。这一联通过生动的描绘,将养蚕的过程与人生的变化巧妙地结合在一起,富有哲理意味。 “苟无园中叶,安得机上丝。”表达了如果没有桑叶,蚕就不能生产出丝绸,进一步强调了桑树的重要性。这一联通过形象的比喻,展示了蚕桑生产链中的关键环节。 颔联“妾家非豪门,官赋日相追。”描绘了主人公的家庭状况,她并非豪门大户,却每日被官府的赋税所追赶。这一联揭示了古代农村生活的艰辛,反映了社会的不公和压迫。 “鸣梭夜达晓,犹恐不及时。”进一步描述了主人公的辛勤劳作,从天黑到天亮,不停的操作梭子,只为赶在规定的时间之前完成工作。这一联通过生动的细节描绘,展现了主人公的勤劳和坚韧。 “但忧蚕与桑,敢问结发期。”忧虑着蚕和桑的生长情况,主人公不禁发问:何时才能结束这样的生活?这一联表达了主人公对未来的迷茫和担忧,也揭示了她对生活的无奈和苦涩。 最后,“东邻女新嫁,照镜弄蛾眉。”以东邻女的新嫁装扮相比,形成鲜明对比,进一步凸显主人公的悲苦命运。这一笔带有一定的讽刺和批判意味,增强了诗歌的批判力度。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对蚕桑生活的细致描绘,反映了古代农村的生活场景和艰辛,同时也揭示了社会的不公和压迫,具有一定的社会意义。同时,诗歌通过生动的细节描绘和鲜明的对比手法,增强了艺术表现力。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养蚕先养桑,蚕老人亦衰。
苟无园中叶,安得机上丝。
妾家非豪门,官赋日相追。
鸣梭夜达晓,犹恐不及时。
但忧蚕与桑,敢问结发期。
东邻女新嫁,照镜弄蛾眉。

关键词解释

  • 结发

    读音:jié fà

    繁体字:結發

    英语:bind up one\'s hair; come of age; first wife

    解释:①束发。古时男子成年开始束发,故以结发表示年轻的时候臣结

  • 问结

    读音:wèn jié

    繁体字:問結

    意思:(问结,问结)

     1.指经过审问并结案。
      ▶《京本通俗小说•菩萨蛮》:“官司也问结了,却说这般鬼话来图赖人。”
      ▶元·关汉卿《窦娥冤》第四摺:“这是问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