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五月十二日晚登平云亭得平字齐字》 倚杖听僧语,窥檐待月明。

倚杖听僧语,窥檐待月明。

意思:拄着手杖听僧语,看到屋檐下等待月明。

出自作者[宋]郭印的《五月十二日晚登平云亭得平字齐字》

全文赏析

这是一首非常优美的诗,它以简洁、生动的语言描绘了自然的美景,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宁静和闲适。 首句“路向林端出,云从屐齿生”,描绘了山路蜿蜒,穿过丛林,云雾缭绕的景象。这句诗以路、林、云为元素,通过“出”和“生”这两个动词,生动地表现了自然的变化和动态。同时,这句诗也暗示了诗人行走在这条山路上的过程,表现出一种探索和发现的乐趣。 “山风迎夕起,烟树接天平”,描绘了山风拂面,树木笼罩在烟雾之中,与天空相接的景象。这句诗以风、树、天为元素,通过“迎”、“接”这两个动词,表现了自然的美妙和宏大。同时,这句诗也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敬畏和欣赏。 “倚杖听僧语,窥檐待月明”,描绘了诗人倚着拐杖聆听僧人说话,抬头仰望天空等待明月的景象。这句诗以杖、僧、月为元素,通过“听”、“待”这两个动词,表现了诗人的闲适和宁静。同时,这句诗也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态度,即享受当下,不急不躁。 “幽禽知客意,时送两三声”,最后一句以幽禽(即鸟)知人意,不时送来两三声鸣叫作结,进一步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宁静和闲适。这句诗以禽、声为元素,通过“知”、“送”这两个动词,表现了自然的灵性和诗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 总的来说,这首诗以自然景色为背景,通过描绘山路、风、树、月、禽等元素,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宁静和闲适。整首诗语言简洁、生动,意象丰富,给人以美的享受。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路向林端出,云从屐齿生。
山风迎夕起,烟树接天平。
倚杖听僧语,窥檐待月明。
幽禽知客意,时送两三声。

关键词解释

  • 月明

    读音:yuè míng

    繁体字:月明

    意思:
     1.月光明朗。
      ▶唐·白居易《崔十八新池》诗:“见底月明夜,无波风定时。”
      ▶元·袁士元《和嵊县梁公辅夏夜泛东湖》:“小桥夜静人横笛,古渡月明僧唤舟。”<

  • 倚杖

    读音:yǐ zhàng

    繁体字:倚杖

    意思:
     1.依赖。
      ▶晋·干宝《晋纪总论》:“倚杖虚旷,依阿无心者,皆名重海内。”
      ▶《晋书•赵胤传》:“南顿王·宗反,胤杀宗,于是王导、庾亮并倚杖之。”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