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见汉偿难来举,请观周乐足同论。
意思:又见汉偿还困难来举,请看周音乐可以同论。
出自作者[宋]无名氏的《上太师公相生辰诗十首》
全文赏析
这首诗的主题是关于偃伯灵台、太平景象、神祇祭祀、汉代国运和道德修养的。下面是对这首诗的逐句赏析:
“偃伯灵台翳昏,太平有象更何言。”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对过去混乱时代的痛心和对太平景象的向往。诗人用“偃伯灵台”来比喻过去的混乱和动荡,用“翳昏”来描绘其景象。而“太平有象”则象征着未来的和平与繁荣,诗人对此充满了期待和希望。
“百神社祀承天贶,万里调元误用定尊。”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对神祇祭祀的重视和对国家治理的期望。诗人认为,通过祭祀百神,国家可以获得上天的庇佑,而治理国家的关键在于“万里调元”,即调和国家的各种事务,使其和谐有序。同时,诗人也强调了“误用定尊”,即不要轻易地做出决定,要慎重对待国家的治理。
“复见汉偿难来举,请观周乐足同论。”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对汉代国运的期待和对道德修养的重视。诗人认为,汉代将会迎来复兴,国家的繁荣昌盛离不开道德修养的支持。同时,诗人也强调了“周乐”,即周朝的音乐文化,这种文化对于道德修养和国家的繁荣同样具有重要的作用。
“秉均当轴诚知礼,坐使先生道门。”最后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对于秉持公正、礼让之道的肯定,同时也表达了对那些坚守道德原则之人的敬意。
总的来说,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于太平景象、神祇祭祀、国家治理、汉代国运和道德修养的深刻思考和期望。诗人通过诗歌的形式,将复杂的思考和情感表达得淋漓尽致,同时也展现了其深厚的文学功底和思想深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