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次李参政送行韵答黄舜杨》 便欲相携趁帆饱,要观子美赋灵槎。

便欲相携趁帆饱,要观子美赋灵槎。

意思:就想一起上前帆饱,要看你美赋灵木筏。

出自作者[宋]胡铨的《次李参政送行韵答黄舜杨》

全文赏析

这首诗的主题是探索人生和艺术,表达了诗人对人生的思考、对艺术的热爱和对朋友的深情厚谊。 首联“打成一错一毫差,万里去寻留子嗟”,表达了人生中的错误和遗憾,以及寻找真理和智慧的渴望。“留子嗟”可能指的是一种智慧或真理,需要我们去万里之外去寻找和探索。 颔联“微管閒思齐仲父,赐奴长价汉浑邪”,运用了历史典故,表达了诗人对艺术的热爱和对创作的思考。这里“齐仲父”可能是指一种艺术创作的理念或方法,“汉浑邪”则可能指的是艺术作品的价值和价格。 颈联“道穷怜我空忧国,句好知君定作家”,表达了诗人对朋友的深情厚谊和对国家的忧虑。这里“怜我空忧国”可能指的是诗人对国家现状的担忧和无力改变的无奈,“知君定作家”则表达了对朋友的欣赏和感激。 尾联“便欲相携趁帆饱,要观子美赋灵槎”,表达了诗人想要和朋友们一起畅游艺术之海的愿望,同时也表达了对杜甫等伟大诗人的敬仰和向往。 总的来说,这首诗充满了对人生的思考、对艺术的热爱和对朋友的深情厚谊,是一首充满情感和哲理的佳作。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打成一错一毫差,万里去寻留子嗟。
微管閒思齐仲父,赐奴长价汉浑邪。
道穷怜我空忧国,句好知君定作家。
便欲相携趁帆饱,要观子美赋灵槎。
作者介绍
胡铨(1102年—1180年),字邦衡,号澹庵。吉州庐陵芗城(今江西省吉安市青原区值夏镇)人。南宋爱国名臣、文学家,庐陵“五忠一节”之一,与李纲、赵鼎、李光并称“南宋四名臣”。

建炎二年(1128年),胡铨登进士第。初授抚州军事判官,他招募乡丁,助官军捍御金军。后除枢密院编修官。绍兴八年(1138年),秦桧主和,胡铨抗疏力斥,乞斩秦桧与参政孙近、使臣王伦,声振朝野。但遭除名,编管昭州,移谪吉阳军。秦桧死后,内移衡州。宋孝宗即位,复任奉议郎,知饶州。历国史院编修官、兵部侍郎,晚年以资政殿学士致仕。

淳熙七年(1180年),胡铨去世,追赠通议大夫,谥号“忠简”。著有《澹庵集》等传世。

关键词解释

  • 相携

    读音:xiāng xié

    繁体字:相攜

    意思:(相携,相携)

     1.《东观汉记•邓禹传》:“禹乘胜独克,而师行有纪,皆望风相携以迎,降者日以千数,众号百万。”
      ▶宋·苏轼《甘露寺》诗:“但有相携人,何必素

  • 灵槎

    引用解释

    亦作“ 灵查 ”。 1.能乘往天河的船筏。典出 晋 张华 《博物志》卷十:“近世有人居海渚者,年年八月有浮槎去来,不失期,人有奇志,立飞阁於查上,多齎粮,乘槎而去。” 隋 崔仲方 《奉和周赵王咏石》:“会逐灵槎上,还归天汉边。” 宋 辛弃疾 《西江月·为范南伯寿》词:“灵槎準拟泛银河,剩摘天星几箇。” 明 孙柚 《琴心记·誓志题桥》: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