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对镜吟》 少于我者半为土,墓树已抽三五枝。

少于我者半为土,墓树已抽三五枝。

意思:少在我的一半为当地,墓树已经抽出三五枝条。

出自作者[唐]白居易的《对镜吟》

全文赏析

这首诗《白头老人照镜时》是一首描绘人生衰老的诗,通过一位白头老人的形象,表达了时间的流逝和人生的无常。 首句“白头老人照镜时”直接描绘了场景,引入了老人的形象。他对着镜子,看着自己满头的白发,沉吟着旧日的诗篇,这既是对过去的回忆,也是对未来的思考。 “二十年前一茎白,如今变作满头丝”两句诗,形象地描绘了时间的流逝和人生的无常。二十年前还是一根稀少的白发,如今已经变成了满头的银丝,这正是岁月留下的痕迹。 “吟罢回头索杯酒,醉来屈指数亲知”两句诗,表达了老人对人生的感慨,他吟诗之后回头寻找酒杯,想要一醉解愁,醉醒之后数一数身边的人,那些逝去的亲朋好友仿佛就在昨日。 接下来的几行诗,诗人进一步描绘了衰老和死亡的主题。“老于我者多穷贱,设使身存寒且饥”,诗人发现身边衰老的人大多生活困苦贫贱,即使那些健在的人也常常饥寒交迫。这反映了人生的艰难和无常。 “少于我者半为土,墓树已抽三五枝”,诗人发现那些比我年轻的人现在大多已经长眠于地下,墓地上只剩下三五棵树在风中摇曳。这进一步强化了衰老和死亡的主题。 然而,尽管面对这些悲凉的主题,诗人并没有陷入悲伤之中。“我今幸得见头白,禄俸不薄官不卑。”诗人庆幸自己能够看到自己的白发,虽然俸禄不算丰厚,官职也不算卑微,这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积极态度。 “眼前有酒心无苦,只合欢娱不合悲”,最后两句诗直接表达了诗人的情感,他面对眼前的酒杯,心中没有苦闷,只应该享受快乐,不应该被悲伤所困扰。这体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未来的乐观期待。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一位白头老人的形象,描绘了人生的衰老和死亡的主题,表达了时间的流逝和人生的无常。同时,诗人也表达了对生活的积极态度和对未来的乐观期待。这首诗语言质朴自然,情感真挚动人,是一首描绘人生哲理的佳作。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白头老人照镜时,掩镜沉吟吟旧诗。
二十年前一茎白,如今变作满头丝。
吟罢回头索杯酒,醉来屈指数亲知。
老于我者多穷贱,设使身存寒且饥。
少于我者半为土,墓树已抽三五枝。
我今幸得见头白,禄俸不薄官不卑。
眼前有酒心无苦,只合欢娱不合悲。
作者介绍 白居易简介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

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关键词解释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