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满庭芳 寄赵宣慰平远》 有北先寒,来时鸿雁,记经何地初霜。

有北先寒,来时鸿雁,记经何地初霜。

意思:有北前寒,来时鸿雁,记得经过什么地方初霜。

出自作者[元]姚燧的《满庭芳 寄赵宣慰平远》

全文赏析

这首诗的标题是《有北先寒,来时鸿雁,记经何地初霜》,是一首表达对季节变迁、对生活艰辛的感慨的诗。 首句“有北先寒,来时鸿雁,记经何地初霜”,直接点明主题,描绘出北风带来寒意,鸿雁南飞的景象,同时也暗示着季节的更替,即将迎来初霜。这种对季节的敏感和关注,反映出诗人对生活的细腻感知和敏锐观察。 “问渠鹅鹳,何苦上颜行”一句,诗人把鹅鹳置于一个艰难的环境中,用“何苦”来表达对它们的疑问和关切。这里既有对生活艰辛的同情,也有对坚韧不屈精神的赞美。 “浩荡烟波万顷,怕谁去、争许三湘”一句,诗人用浩荡烟波、千顷波涛来形容生活的艰难,表达了对生活的深深忧虑。同时,“争许三湘”也暗示了环境的险恶和生活的艰辛。 “聊容与,谁求系帛,传语寄炎荒”一句,诗人用“聊容与”来表达无奈和迷茫,而“谁求系帛,传语寄炎荒”则表达了对远方亲人的思念和关怀。 接下来的部分,“丹山如凤鸟,相逢定是,问我行藏”,诗人用丹山、凤鸟等象征吉祥、和谐的意象,表达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而“相逢定是,问我行藏”则表达了与亲人团聚的渴望。 最后,“和鸣拟,从吹?管,终不似朝阳”一句,诗人用“从吹?管”来表达对和谐生活的向往,但同时也用“终不似朝阳”来表达现实与理想的差距。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对季节变迁、生活艰辛的描绘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的表达,展现出诗人对生活的深刻理解和感悟。诗中既有对生活的细腻感知和敏锐观察,也有对坚韧不屈精神的赞美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同时,诗中也透露出对现实与理想的差距的无奈和迷茫。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有北先寒,来时鸿雁,记经何地初霜。
问渠鹅鹳,何苦上颜行。
浩荡烟波万顷,怕谁去、争许三湘。
聊容与,谁求系帛,传语寄炎荒。
丹山如凤鸟,相逢定是,问我行藏。
说于今华发,为汝增伤。
晚笑巢阿览德,莫贪快、千仞翱翔。
和鸣拟,从吹?管,终不似朝阳。

关键词解释

  • 初霜

    读音:chū shuāng

    繁体字:初霜

    英语:first frost

    意思:
     1.第一次出现的霜。
      ▶北魏·贾思勰《齐民要术•种梨》:“初霜后即收,于屋下掘作深廕坑,底无令润湿,收

  • 鸿雁

    读音:hóng yàn

    繁体字:鴻雁

    短语:雁 大雁 鸿

    英语:swan goose

    意思:(鸿雁,鸿雁)
    见“鸿鴈”。

    详细释义

  • 有北

    读音:yǒu běi

    繁体字:有北

    意思:北方寒冷荒凉的地区。有,词头。
      ▶《诗•小雅•巷伯》:“取彼谮人,投畀豺虎。豺虎不食,投畀有北。”
      ▶朱熹集传:“北,北方寒凉不毛之地也。”
      ▶晋·王嘉《拾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