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蔷薇架》 殷红稠叠花,半绿鲜明地。

殷红稠叠花,半绿鲜明地。

意思:殷红色稠叠花,半绿鲜明地。

出自作者[唐]元稹的《蔷薇架》

全文赏析

这是一首优美的诗,它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五色台阶上的花卉,以及花丛中一位美丽的女子。下面我将从几个方面对这首诗进行赏析。 首先,让我们关注诗中的色彩。诗中描述的花朵是殷红稠叠的,半绿鲜明的,这不仅描绘了花朵的颜色,也暗示了花朵的繁茂和生命力。而“殷红”和“半绿”这两个词,给人一种鲜明的视觉印象,仿佛我们眼前就能看到那鲜艳的花朵在阳光下绽放。 其次,诗中对于女子形象的描绘也是非常细腻的。“风蔓罗裙带”和“露英莲脸泪”这两句,形象地描绘出女子的裙带在风中摇曳,而脸上还挂着未干的泪珠。这样的描绘让人感到女子的柔弱和悲伤,同时也展现出她的美丽和情感丰富。 再者,诗中对于女子所处环境的描绘也很到位。“一张笼上被”暗示了女子所处的环境是宽敞而华丽的,而“五色阶”则表明了女子的身份可能比较高贵。同时,“多逢走马郎,可惜帘边思”也暗示了女子可能正在等待某个人的到来,而这个走马郎的形象也增添了诗的情节感。 最后,这首诗的语言简洁而富有表现力。诗人用词精准,描绘细腻,使得诗歌的画面感很强。同时,诗歌的情感表达也非常到位,通过描绘女子的形象和环境,表达出一种深深的思念和无奈的情感。 总的来说,这首诗是一首优美的抒情诗,它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情感表达,展现了女子的美丽和悲伤,同时也传达出一种深深的思念和无奈的情感。这首诗的语言简洁而富有表现力,画面感很强,是一首值得一读的诗歌。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五色阶前架,一张笼上被。
殷红稠叠花,半绿鲜明地。
风蔓罗裙带,露英莲脸泪。
多逢走马郎,可惜帘边思。
作者介绍 元稹简介
元稹(779年—831年),字微之,别字威明,河南府东都洛阳(今河南洛阳)人,唐朝著名诗人、文学家,父元宽,母郑氏,为北魏宗室鲜卑族拓跋部后裔,北魏昭成帝拓跋什翼犍十四世孙。

元稹聪明机智过人,少时即有才名,与白居易同科及第,并结为终生诗友,二人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诗作号为“元和体”。但是元稹在政治上并不得意,虽然一度官至宰相,却在觊觎相位的李逢吉的策划下被贬往外地。晚年官至武昌节度使等职。死后追赠尚书右仆射。

元稹的创作,以诗成就最大。其诗辞言浅意哀,极为扣人心扉,动人肺腑。其乐府诗创作,多受张籍、王建的影响,而其“新题乐府”则直接缘于李绅。代表作有传奇《莺莺传》《菊花》《离思五首》《遣悲怀三首》等。现存诗八百三十余首,收录诗赋、诏册、铭谏、论议等共100卷,留世有《元氏长庆集》。

关键词解释

  • 殷红

    读音:yān hóng

    繁体字:殷紅

    英语:blackish red; dark red

    意思:(殷红,殷红)
    深红,红中带黑。
      ▶唐·杜甫《韦讽录事宅观曹将军画马图歌》:“内府殷红玛

  • 鲜明

    读音:xiān míng

    繁体字:鮮明

    短语:大庭广众 众目睽睽 此地无银三百两 明白 昭著 判 显 强烈 洞若观火 家喻户晓 荦荦 一目了然 尽人皆知 眼看 昭彰 斐然 不言而喻 显眼 扎眼 众所周知 简

  • 稠叠

    读音:chóu dié

    繁体字:稠疊

    意思:(稠叠,稠迭)
    稠密重叠;密密层层。
      ▶南朝·宋·谢灵运《过始宁墅》诗:“巖峭岭稠叠,洲萦渚连绵。”
      ▶唐·杜甫《八哀诗•故司徒李公忠弼》:“三军晦光彩,烈士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