慧力堪传教,禅功久伏魔。
意思:慧力能传达,禅功久被魔。
出自作者[唐]皇甫冉的《赠普门上人(一作题普门上人房,一作刘长卿》
全文赏析
这是一首富有禅意的诗,作者通过对支公在沃州(今浙江新昌县西)山中生活的描绘,赞美了禅师的智慧和禅功,表达了对禅的敬仰之情。
首句“支公身欲老,长在沃州多”,直接点明主题,表达了支公在沃州山中的生活状态。这里,“支公”是作者对禅师的尊称,“身欲老”表达了禅师的长寿和修行之深,“长在沃州多”则描绘了他在沃州山中的常住和生活的长久。
“慧力堪传教,禅功久伏魔”,这两句进一步赞美了禅师的智慧和禅功。慧力,即智慧之力,这里指禅师的智慧和教化能力;禅功,即禅修的功夫,这里指禅师通过长期的禅修,已经能够驾驭各种烦恼和魔障。这两句表达了禅师在修行上的卓越成就。
“山云随坐夏,江草伴头陀”,这两句描绘了禅师的生活环境,山云、江草、头陀(佛教修行的一种方式),这些元素都体现了禅师与自然的和谐相处,也表达了禅师的生活状态是如此的宁静、自然。
最后,“借问回心后,贤愚去几何”,作者询问禅师在转变心境之后,世间贤愚的差别还有多少。这里表达了作者对禅师的敬仰之情,同时也表达了对人生哲理的思考:无论贤愚,最终都会走向生命的终结,这是人生的必然。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对支公在沃州山中的生活的描绘,赞美了禅师的智慧和禅功,表达了对禅的敬仰之情。同时,也表达了对人生哲理的思考,提醒人们要珍惜生命,把握当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