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三月奉教作》 银井桐花发,金堂草色齐。

银井桐花发,金堂草色齐。

意思:银井桐花发,华美草色齐。

出自作者[唐]李峤的《三月奉教作》

全文赏析

这首诗《银井桐花发,金堂草色齐。韶光爱日宇,淑气满风蹊》是一首优美的春日赞美诗。它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春天的景象,表达了对大自然的热爱和欣赏。 首联“银井桐花发,金堂草色齐。”诗人以井旁的梧桐花盛开和金堂周围的草地翠绿一片为开端,描绘出春天的生机勃勃。银井和金堂都是地名,诗人以这两个地方为背景,展现了大自然的美丽和活力。桐花象征着春天的到来,草色齐则展示了春天的生机盎然。 “韶光爱日宇,淑气满风蹊。”颔联进一步赞美了春天的美好。韶光指的是美好的时光,爱日即爱日之韶光,意思是阳光明媚的春日。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对春天的喜爱之情,阳光和暖,春意盎然。风蹊则以风中形成的道路为喻,形容春天的气息充满了整个空间。 “蝶影将花乱,虹文向水低。”颈联描绘了春天蝴蝶飞舞和彩虹在水面上的美丽景象。蝶影和花乱,形象地表现了蝴蝶在花丛中飞舞的情景,彩虹向水低则描绘了彩虹在水面上的倒影,美丽而神秘。 尾联“芳春随意晚,佳赏日无暌。”诗人以“芳春”为喻,表达了对春天的珍惜和欣赏之情。随意晚,即任由时光流逝,尽情欣赏春天的美景。佳赏日无暌则表达了诗人对春天的赏玩之情,无论何时何地,春天的美丽都是值得欣赏的。 整首诗以优美的语言、生动的描绘,展现了春天的美丽和活力。诗人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致观察和深刻理解,将春天的美好表现得淋漓尽致。同时,诗中也表达了对大自然的热爱和欣赏之情,以及对时光的珍视和享受。这首诗是一首充满诗意的春日赞歌,值得一读。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银井桐花发,金堂草色齐。
韶光爱日宇,淑气满风蹊。
蝶影将花乱,虹文向水低。
芳春随意晚,佳赏日无暌。
作者介绍 孟郊简介
李峤(645年-714年),字巨山,赵州赞皇(今河北赞皇)人,唐朝宰相。

李峤出身于赵郡李氏东祖房,早年以进士及第,历任安定尉、长安尉、监察御史、给事中、润州司马、凤阁舍人、麟台少监等职。他在武后、中宗年间,三次被拜为宰相,官至中书令,阶至特进,爵至赵国公。睿宗时贬任怀州刺史,以年老致仕,玄宗时再贬滁州别驾。开元二年(714年)病逝于庐州别驾任上,终年七十岁。

李峤生前以文辞著称,与苏味道并称“苏李”,又与苏味道、杜审言、崔融合称“文章四友”,晚年更被尊为“文章宿老”。但他历仕五朝,先是依附张易之兄弟及武三思,继而又追随韦氏一党,其人品多受诟病。史家评价,贬抑居多。

关键词解释

  • 金堂

    读音:jīn táng

    繁体字:金堂

    意思:
     1.金饰的堂屋。指神仙居处。
      ▶晋·王嘉《拾遗记•洞庭山》:“洞庭山浮于水上,其下有金堂数百间,玉女居之。四时闻金石丝竹之声,彻于山顶。”
      ▶《晋书•许迈

  • 桐花

    读音:tóng huā

    繁体字:桐花

    意思:
     1.桐树的花。
      ▶唐·白居易《桐花》诗:“春令有常候,清明桐始发。何此巴峡中,桐花开十月?”宋·梅尧臣《问答•送九舅席上作》诗:“桐花正美矞雪乱,家庭玉树须来仪。”<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