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牛津公园感秋》 弥望萧萧木落稀,等闲零乱掠人衣。

弥望萧萧木落稀,等闲零乱掠人衣。

意思:满眼萧萧下落稀,一般零乱掠夺别人的衣服。

出自作者[当代]钱钟书的《牛津公园感秋》

全文赏析

这是一首描绘秋天景象的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生动的描绘,展现了秋天的萧瑟和寂寥。 首句“弥望萧萧木落稀”描绘了全眼所及的萧瑟景象,树木的落叶渐渐稀疏,给人一种秋天特有的空旷和落寞感。这个“萧萧”用得非常贴切,既表达了落叶飘零的景象,也传达出一种寂寥的心情。 次句“等闲零乱掠人衣”进一步描绘了落叶随风飘舞,零乱地掠过人的衣物的情景,既增强了画面的动感,也让人更加感受到秋天的萧瑟。 然后,“此心浪说沾泥似”一句,诗人通过比喻,将自己的心情比作沾泥的落叶,形象地表达出了内心的沉重和压抑。 最后,“更逐风前败叶飞”一句,进一步描绘了心情像败叶一样随风飞舞,无法自主,深刻地表达出了诗人的无助和苦闷。 整首诗通过对秋天景象的描绘和对内心情感的抒发,展现了诗人的才情和情感深度,让人在欣赏诗歌的美感的同时,也能感受到诗人的内心世界。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弥望萧萧木落稀,等闲零乱掠人衣。
此心浪说沾泥似,更逐风前败叶飞。
作者介绍 陆游简介
钱钟书(1910年-1998年),江苏无锡人,原名仰先,字哲良,后改名钟书,字默存,号槐聚,曾用笔名中书君,中国现代作家、文学研究家。

1929年,考入清华大学外文系。1932年,在清华大学古月堂前结识杨绛。1937年,以《十七十八世纪英国文学中的中国》一文获牛津大学艾克赛特学院学士学位。1941年,完成《谈艺录》《写在人生边上》的写作。1947年,长篇小说《围城》由上海晨光出版公司出版。1958年创作的《宋诗选注》,列入中国古典文学读本丛书。1972年3月,六十二岁的钱钟书开始写作《管锥篇》。1976年,由钱钟书参与翻译的《毛泽东诗词》英译本出版。1982年,创作的《管锥编增订》出版。

1998年12月19日上午7时38分,钱钟书先生因病在北京逝世,享年88岁。

关键词解释

  • 弥望

    读音:mí wàng

    繁体字:彌望

    英语:cover the horizon

    意思:(参见弥望,瀰望)

    近义词: 满目、满眼

    解释:

  • 等闲

    读音:děng xián

    繁体字:等閑

    短语:数见不鲜 习以为常 一般性 寻常 通常 平常 一般 普通 不足为奇 屡见不鲜 平淡无奇 惯常 便 一般而言

    英语:aimlessly

  • 零乱

    读音:líng luàn

    繁体字:零亂

    英语:in a mess

    意思:(零乱,零乱)

     1.散乱。
      ▶唐·李白《月下独酌》诗之一:“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
      

  • 萧萧

    读音:xiāo xiāo

    繁体字:蕭蕭

    短语:簌簌

    英语:rustle

    意思:(萧萧,萧萧)

     1.象声词。常形容马叫声、风雨声、流水声、草木摇落声、乐器声等。

  • 木落

    读音:mù luò

    繁体字:木落

    意思:树叶凋落。
      ▶晋·左思《蜀都赋》:“木落南翔,冰泮北徂。”
      ▶南朝·齐·王融《议给虏书疏》:“春草水生,阻散马之适;秋风木落,绝驱禽之欢。”
      ▶唐·李峤《与雍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