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郑州献卢舍人(时本官王令公收复两京后)》 海槎闲暇阆风轻,不是安流不肯行。

海槎闲暇阆风轻,不是安流不肯行。

意思:海槎闲暇阆风轻,不这是怎么流不肯走。

出自作者[唐]罗隐的《郑州献卢舍人(时本官王令公收复两京后)》

全文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在乘船航行时的所见所感,表达了他对国家大事的关心和对未来的期待。 首联“海槎闲暇阆风轻,不是安流不肯行”描绘了乘船航行的情景。作者乘坐的船轻盈如仙槎,在风平浪静的海面上悠然前行。这里用“安流”与“阆风轻”形成对比,突出了乘船的闲暇和自在。而作者之所以选择在非顺风的情况下航行,显然是因为他有自己的追求和目标。 颔联“鸡省露浓汤饼熟,凤池烟暖诏书成”是对航行环境的描绘,同时也表达了作者对国家大事的关心。鸡省是宫禁的代称,这里指朝廷。汤饼是古代的一种食品,这里代指食物。这两句诗表达了作者在航行过程中对朝廷中发生的事情的关心,同时也暗示了作者对国家未来的期待。 颈联“渔筹已合光儒梦,尧印何妨且治兵”表达了作者对治国理军的思考和期待。渔筹是计谋的代称,这里指制定出正确的治国策略。尧印是传说中的仙人尧帝的印章,这里用来比喻治理国家的权力。这两句诗表达了作者希望制定出正确的治国策略,并拥有治理国家的权力,以便能够更好地为国家效力。 尾联“会待两都收复后,右图仪表左题名”表达了作者的决心和期待。两都指的是长安和洛阳,这里代指国家。收复指的是收复失地,恢复国家安宁。右图仪表左题名是指左手题名、右手画表,古代有功名的人会受到人们的敬仰和纪念。作者表达了要等到国家收复失地、恢复安宁之后,他才会左手题名、右手画表,为国家做出更大的贡献。 整首诗表达了作者对国家大事的关心和对未来的期待,同时也展现了作者的豪情壮志和决心。通过描绘乘船航行的情景和对治国理军的思考,这首诗也表现了作者对国家事务的关注和对国家未来的责任感。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海槎闲暇阆风轻,不是安流不肯行。
鸡省露浓汤饼熟,凤池烟暖诏书成。
渔筹已合光儒梦,尧印何妨且治兵。
会待两都收复后,右图仪表左题名。
作者介绍 罗隐简介
罗隐(833年-909年),字昭谏,新城(今浙江省杭州市富阳区新登镇)人,唐末五代时期诗人、文学家、思想家。

大中十三年(公元859年)底至京师,应进士试,历七年不第。咸通八年(公元867年)乃自编其文为《谗书》,益为统治阶级所憎恶,所以罗衮赠诗说:“谗书虽胜一名休”。后来又断断续续考了几年,总共考了十多次,自称“十二三年就试期”,最终还是铩羽而归,史称“十上不第”。黄巢起义后,避乱隐居九华山,光启三年(公元887年),55岁时归乡依吴越王钱镠,历任钱塘令、司勋郎中、给事中等职。公元909年(五代后梁开平三年)去世,享年77岁。

著有《谗书》及《太平两同书》等,思想属于道家,其书乃在力图提炼出一套供天下人使用的“太平匡济术”,是乱世中黄老思想复兴发展的产物。

关键词解释

  • 安流

    读音:ān liú

    繁体字:安流

    意思:
     1.舒缓平稳地流动。
      ▶《楚辞•九歌•湘君》:“令沅·湘兮无波,使江水兮安流。”
      ▶唐·杜甫《雨不绝》诗:“眼边江舸何匆促,未待安流逆浪归。”
      ▶

  • 闲暇

    读音:xián xiá

    繁体字:閑暇

    短语:得空 闲 暇 逸 闲空 有空 悠闲 悠然 空

    英语:leisure

    意思:(闲暇,闲暇)
    亦作“闲暇”。

  • 海槎

    读音:hǎi chá

    繁体字:海槎

    意思:同“海查”。
     隋·虞茂《赋昆明池一物得织女石》诗:“船疑海槎渡,珠似客星来。”
      ▶唐·宋之问《经梧州》诗:“春去闻山鸟,秋来见海槎。”
      ▶唐·刘长卿《赠元容州

  • 阆风

    读音:láng fēng

    繁体字:閬風

    意思:(阆风,阆风)
    即阆风巅。
      ▶《楚辞•离骚》:“朝吾将济于白水兮,登阆风而紲马。”
      ▶王逸注:“阆风,山名,在崑崙之上。”
      ▶唐·吴筠《游仙》诗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