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晚发长芦》 千里山容初上日,一江帆影尽乘风。

千里山容初上日,一江帆影尽乘风。

意思:千里山容初上日,一个长江船帆影全部乘风。

出自作者[宋]晁补之的《晚发长芦》

全文赏析

这是一首非常优美且充满动感的诗,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和生动的意象,描绘了一幅壮观的江河日出帆船行驶的图景。 首句“船头勾曲洪涛外”,通过“勾曲”二字,形象地描绘了船头在波涛汹涌的江河上破浪前行的场景,展现出一种坚韧和勇往直前的气势。 次句“船尾长芦白雾中”,则通过“长芦”和“白雾”这两个意象,生动地描绘出江河上的朦胧景色,同时也暗示了早晨的湿气和清冷,给人一种宁静而神秘的感觉。 第三句“千里山容初上日”,此处诗人笔锋一转,描绘出旭日初升,山川草木都沐浴在金色的阳光之中的壮丽景色,给人一种生机勃勃的感觉。 最后一句“一江帆影尽乘风”,此处诗人以“帆影”和“乘风”这两个意象,生动地描绘出江面上帆船借助风力快速行驶的场景,展现出一种动态美和力量美。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生动的意象,展现了一幅江河日出的壮丽景色,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赞美之情。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船头勾曲洪涛外,船尾长芦白雾中。
千里山容初上日,一江帆影尽乘风。
作者介绍 晁补之简介
晁补之(公元1053年—公元1110年),字无咎,号归来子,汉族,济州巨野(今属山东巨野县)人,北宋时期著名文学家。为“苏门四学士”(另有北宋诗人黄庭坚、秦观、张耒)之一。曾任吏部员外郎、礼部郎中。工书画,能诗词,善属文。与张耒并称“晁张”。其散文语言凝练、流畅,风格近柳宗元。诗学陶渊明。其词格调豪爽,语言清秀晓畅,近苏轼。但其诗词流露出浓厚的消极归隐思想。著有《鸡肋集》、《晁氏琴趣外篇》等。

关键词解释

  • 乘风

    读音:chéng fēng

    繁体字:乘風

    意思:(乘风,乘风)

     1.驾着风;凭藉风力。
      ▶《列子•黄帝》:“列子师老商氏,友伯高子,进二子之道,乘风而归。”
      ▶宋·苏轼《潮州修韩文公庙记》:

  • 山容

    读音:shān róng

    繁体字:山容

    意思:山的姿容。
      ▶唐·元稹《和乐天重题别东楼》:“山容水态使君知,楼上从容万状移。”
      ▶宋·陆游《即事》诗:“云起山容改,潮生浦面宽。”
      ▶明·袁宏道《久雪

  • 上日

    读音:shàng rì

    繁体字:上日

    意思:
     1.朔日,即农历初一。
      ▶《书•舜典》:“正月上日,受终于文祖。”
      ▶孔传:“上日,朔日也。”
      ▶《初学记》卷四引隋·杜台卿《玉烛宝典》:“正

  • 千里

    读音:qiān lǐ

    繁体字:千裏

    英语:a thousand li; a long distance or a vast expanse

    意思:指路途遥远或面积广阔。
      ▶《左传•僖公三十二年

  • 江帆

    读音:jiāng fān

    繁体字:江帆

    意思:指江上的船。
      ▶唐·杨炯《卧读书架赋》:“墨浸之前,谓江帆之乍至;书林之下,若云翼之新垂。”
      ▶唐·杜甫《晓望》诗:“地坼江帆隐,天清木叶闻。”
      ▶元·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