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红蕉花》 红蕉花样炎方识,瘴水溪边色最深。

红蕉花样炎方识,瘴水溪边色最深。

意思:红香蕉花样炎才认识,瘴水溪边颜色最深。

出自作者[唐]李绅的《红蕉花》

全文赏析

这是一首描绘红蕉花的诗,通过生动的描绘和热烈的情感,展现了红蕉花的美丽和魅力。以下是对这首诗的赏析: 首句“红蕉花样炎方识”,以简洁明了的语言点明了主题,描绘了红蕉花的样貌,同时暗示了红蕉花生长的环境。“炎方”二字,让人想象到炽热的阳光和炎热的气候,为红蕉花的出现铺设了背景。 次句“瘴水溪边色最深”,进一步描绘了红蕉花的生长环境,“瘴水溪边”描绘出一种特殊的地理环境,增加了红蕉花的神秘色彩。“色最深”三字,则突出了红蕉花的鲜艳夺目,让人对其色彩之浓烈有了更深的认识。 末两句“叶满丛深殷似火,不唯烧眼更烧心”,则通过对红蕉花叶子的描绘,进一步强调了红蕉花的热烈和炽热。“叶满丛深”让人感受到红蕉花的茂盛和生机勃勃,“殷似火”则形象地描绘了红蕉花的颜色和炽热的氛围。而“不唯烧眼更烧心”则通过夸张的手法,表达了红蕉花的魅力不仅仅是视觉上的冲击,更是心灵的触动。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对红蕉花生动形象的描绘,展现了其鲜艳夺目、热烈炽热的特性,同时通过对红蕉花生长环境的描绘,增加了诗作的深度和广度。诗人的情感在诗中得到了充分的表达,让人感受到他对红蕉花的热爱和赞美。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红蕉花样炎方识,瘴水溪边色最深。
叶满丛深殷似火,不唯烧眼更烧心。
作者介绍 李绅简介
李绅(772年-846年),字公垂。祖籍亳州谯县(今安徽省亳州市谯城区)。唐朝宰相、诗人,中书令李敬玄曾孙。

李绅六岁时丧父,随母亲迁居润州无锡。二十七岁时中进士,补国子助教。后历任中书侍郎、尚书右仆射、淮南节度使等职,会昌六年(846年)在扬州逝世,年七十四。追赠太尉,谥号“文肃”。

李绅与元稹、白居易交游甚密,为新乐府运动的参与者。著有《乐府新题》二十首,已佚。代表作为《悯农》诗两首:“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全唐诗》存其诗四卷。

关键词解释

  • 炎方

    读音:yán fāng

    繁体字:炎方

    意思:泛指南方炎热地区。
      ▶《艺文类聚》卷九一引三国·魏·钟会《孔雀赋》:“有炎方之伟鸟,感灵和而来仪。”
      ▶唐·李白《古风》之三四:“怯卒非战士,炎方难远行。”

  • 溪边

    读音:xī biān

    繁体字:溪邊

    解释:1.古代传说中的兽名。

    造句:

  • 红蕉

    读音:hóng jiāo

    繁体字:紅蕉

    意思:(红蕉,红蕉)
    指红色美人蕉。
      ▶唐·皇甫松《忆江南》词:“兰烬落,屏上暗红蕉。”
      ▶宋·孙道绚《如梦令•宫词》词:“翠柏红蕉影乱,月上朱栏一半。”

  • 花样

    解释

    花样 huāyàng

    (1) [pattern]

    (2) 供仿制的式样,泛指事物的式样或种类

    (3) 各种时尚、风气

    (4) [trick]∶骗人的手段

    玩花样

    引用

  • 边色

    读音:biān sè

    繁体字:邊色

    意思:(边色,边色)
    边地的风物景色。
      ▶唐·高适《陪窦侍御泛灵云池》诗:“夕阳连积水,边色满秋空。”
      ▶唐·李白《关山月》诗:“戍客望边色,思归多苦颜。”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