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灯叹》 点滴能几多,炉灭在漏刻。

点滴能几多,炉灭在漏刻。

意思:点滴能多少,火炉消失在漏刻。

出自作者[宋]洪咨夔的《灯叹》

全文赏析

这首诗《坐久灯欲乾,倒檠丐余沥。》是一首富有哲理的诗,它以灯油为引子,阐述了生命与时间、生活与政治之间的联系。 首联“坐久灯欲乾,倒檠丐余沥。”描绘了作者在深夜独坐,灯油渐少,只有倾倒灯檠中的残油来维持的情景。这里暗喻了生命的流逝,时间的无情。而“倒檠”这一动作,也带有一种无奈和无助,仿佛在向命运乞求最后的施舍。 颔联“点滴能几多,炉灭在漏刻。”进一步描绘了时间的无情和生命的短暂。“点滴”在这里象征着时间的流逝,而“炉灭”则象征着生命的终结。这两句诗表达了生命的脆弱和无常。 颈联“可以观养生,精涸神气蚀。”则从生活层面阐述了养生之道。“养生”在这里并非指单纯的身体保养,而是包含了精神、心态、生活方式等多方面的内容。“精涸”和“神气蚀”则表达了生命的枯竭和虚弱,暗示了过度追求物质享受和短视的生活方式对生命的损害。 尾联“可以观为政,斂苦生理迫。”则从政治层面阐述了为政之道。“敛苦”指的是对人民生活的关注和改善,“生理”指的是生活、生存。“迫”在这里表示紧迫、必要。这句诗表达了为政者应当关注人民的生活状况,改善民生,才能真正实现为政的价值。 全诗以灯油为引子,从生活、政治、生命等多个层面阐述了人生的真谛,语言简练而富有哲理,给人以深刻的启示。 诗的最后,“嗟哉秋晨禾,叶叶含露液。”描绘了秋天的早晨,禾苗上挂着露珠的景象,寓意着生命的生机和希望。这也呼应了前文所述的生命脆弱和无常,提醒我们要珍惜生命,珍视每一刻。 最后,“毋使暵就槁,而望一溉益。”再次强调了生命的珍贵和需要我们悉心呵护。不能等到生命枯槁才去寻求救济,而应该从日常生活的点滴中去关爱生命,去呵护它,让它充满生机和活力。 总的来说,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深刻的哲理,表达了对生命的敬畏和对生活的热爱。它提醒我们要珍视生命,珍视每一刻,关注民生,为政以德,这样才能真正实现人生的价值和意义。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坐久灯欲乾,倒檠丐余沥。
点滴能几多,炉灭在漏刻。
可以观养生,精涸神气蚀。
岂伊半圭茸,能续踵后息。
可以观为政,斂苦生理迫。
岂伊数匙糜,能起沟中瘠。
嗟哉秋晨禾,叶叶含露液。
毋使暵就槁,而望一溉益。
作者介绍 洪咨夔简介
洪咨夔,(1176~1236),南宋诗人,汉族人。字舜俞,号平斋。於潜(今属浙江杭州)人。嘉泰二年(1202)进士。授如皋主簿,寻为饶州教授。作《大治赋》,受到楼钥赏识。著作有《春秋说》3卷、《西汉诏令揽钞》等。

关键词解释

  • 几多

    读音:jǐ duō

    繁体字:幾多

    英语:how

    意思:(几多,几多)

     1.几许,多少。
      ▶唐·李商隐《代赠》诗之二:“总把春山扫眉黛,不知供得几多愁!”南唐·李煜《虞美人》

  • 点滴

    读音:diǎn dī

    繁体字:點滴

    短语:少于 少数 些微 稀 一点儿 少许 些许 单薄 片 简单 鲜 星星点点 无几 有限 区区 寡 半点 一二 有数 星星 一丝 两 半

    英语

  • 漏刻

    引用解释

    1.古计时器。即漏壶。因漏壶的箭上刻符号表时间,故称。《六韬·分兵》:“明告战日,漏刻有时。”《汉书·哀帝纪》:“漏刻以百二十为度。” 颜师古 注:“旧漏昼夜共百刻,今增其二十。” 南朝 梁 慧皎 《高僧传·义解·释道祖》:“山中无漏刻,乃於泉水中立十二叶芙蓉,因流波转,以定十二时,晷影无差焉。” 宋 彭乘 《墨客挥犀》卷七:“国朝置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