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送客游洞庭湖》 相逢楚客问巴州,此去扬帆湖上游。

相逢楚客问巴州,此去扬帆湖上游。

意思:相逢楚客问巴州,这是去扬帆湖上游览。

出自作者[明]谢榛的《送客游洞庭湖》

全文赏析

这首诗《相逢楚客问巴州,此去扬帆湖上游》是一首描绘巴州(即巴东)风光的诗,同时也表达了作者对巴州的思念之情。诗中描绘了洞庭湖的美景,以及作者在扬帆湖上游时所见的景象,最后以对湘妃泪的引用,表达了作者深深的愁绪。 首联“相逢楚客问巴州,此去扬帆湖上游”,通过描绘作者在楚地与他人相遇时,对方询问巴州的情况,引出了作者即将扬帆前往巴州的情景。这一联通过“问巴州”和“扬帆”两个动作,生动地描绘了作者即将踏上旅途的情景,同时也为整首诗定下了情感基调——对巴州的思念。 颔联“天汉长连洞庭水,云霞半入岳阳楼”,进一步描绘了洞庭湖的美景。这里的天汉与洞庭湖水相连,云霞半入岳阳楼,展现出洞庭湖的壮美景象。这一联通过生动的描绘,将读者带入了一个广阔、壮丽的自然环境,同时也为下文的情感抒发做了铺垫。 颈联“低空白雁投寒渚,隔浦丹枫照暮秋”,描绘了作者在湖上游所见的景象。低空的白雁投向寒渚,隔浦的丹枫映照着深秋,这一联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展现了作者对巴州秋色的深深怀念。同时,这也表达了作者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和对故乡的思念之情。 尾联“莫向湘君听鼓瑟,黄陵月冷不胜愁”,以湘妃泪的典故,表达了作者深深的愁绪。这里引用湘妃泪的典故,不仅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之情,同时也表达了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和对人生的思考。整首诗以景入情,情景交融,情感真挚,读来令人感动。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对巴州风光的描绘和对故乡的思念之情的表达,展现了作者深深的情感和思考。同时,诗中生动的描绘和引用典故,也使得整首诗更加丰富和有深度。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相逢楚客问巴州,此去扬帆湖上游。
天汉长连洞庭水,云霞半入岳阳楼。
低空白雁投寒渚,隔浦丹枫照暮秋。
莫向湘君听鼓瑟,黄陵月冷不胜愁。
作者介绍
谢榛(1495~1575)明代布衣诗人。字茂秦,号四溟山人、脱屣山人,山东临清人。十六岁时作乐府商调,流传颇广,后折节读书,刻意为歌诗,以声律有闻于时。嘉靖间,挟诗卷游京师,与李攀龙、王世贞等结诗社,为“后七子”之一,倡导为诗摹拟盛唐,主张“选李杜十四家之最者,熟读之以夺神气,歌咏之以求声调,玩味之以裒精华。”后为李攀龙排斥,削名“七子”之外,客游诸藩王间,以布衣终其身。其诗以律句绝句见长,功力深厚,句响字稳,谢榛诗文,著有《四溟集》共24卷,一说10卷,《四溟诗话》(亦题《诗家直说》)共4卷。

关键词解释

  • 扬帆

    读音:yáng fān

    繁体字:揚帆

    英语:under sail

    意思:(参见扬帆,飏帆)

    解释:扯起船帆。指行船扬帆去京师。

    详细释义:

  • 相逢

    读音:xiāng féng

    繁体字:相逢

    短语:撞见 碰到 遇见 赶上 遇到

    英语:come across

    意思:彼此遇见;会见。
      ▶汉·张衡《西京赋》:“跳

  • 楚客

    读音:chǔ kè

    繁体字:楚客

    意思:
     1.指屈原。
      ▶屈原忠而被谤,身遭放逐,流落他乡,故称“楚客”。
      ▶唐·李白《愁阳春赋》:“明妃玉塞,楚客枫林,试登高而望远,痛切骨而伤心。”
      ▶

  • 上游

    读音:shàng yóu

    繁体字:上游

    英语:upper reaches

    意思:
     1.指河流接近发源地的部分或其附近地区。
      ▶《史记•项羽本纪》:“古之帝者地方千里,必居上游。”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