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十月三夜省愆二绝》 孔子九思频点检,曾参三省重绸缪。

孔子九思频点检,曾参三省重绸缪。

意思:孔子九思频繁点检,曾参三省重亲热。

出自作者[宋]陈文蔚的《十月三夜省愆二绝》

全文赏析

这首诗是用来赞美孔子和曾参的品德和行为。孔子被尊为圣人,他的行为准则和道德观念被后世尊崇。而曾参则是孔子的弟子,他的行为和思考方式深受孔子影响,也被视为道德楷模。 首句“孔子九思频点检”,孔子被尊为圣人,他的行为准则和道德观念被后世尊崇,他经常反思自己的行为,不断地检视自己的言行,以求达到更高的道德境界。这句诗表达了孔子对自己的高标准和高要求,也表达了对他的敬仰之情。 次句“曾参三省重绸缪”,曾参是孔子的弟子,他的行为和思考方式深受孔子影响。他经常自我反省,不断地审视自己的言行,以求达到更高的道德境界。这句诗表达了曾参对自我反省的重视,也表达了对他的敬仰之情。 第三句“事来若也参思省”,这句诗表达了无论事情发生与否,都需要进行自我反思和审视,以求达到更高的道德境界。无论事情大小,都需要认真对待,不能马虎大意。 最后一句“事过何因有悔尤”,这句诗表达了在事情发生后,需要反思事情的原因和结果,以求避免同样的错误再次发生。只有通过反思和审视,才能更好地认识自己,提高自己的道德水平。 总的来说,这首诗表达了对孔子和曾参的敬仰之情,同时也表达了对自我反省和审视的重视。通过这首诗,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道德修养的重要性,以及如何通过自我反省和审视来提高自己的道德水平。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孔子九思频点检,曾参三省重绸缪。
事来若也参思省,事过何因有悔尤。

关键词解释

  • 孔子

    读音:kǒng zǐ

    繁体字:孔子

    短语:孟子

    英语:Confucius

    意思:春秋末期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儒家的创始者。名丘,字仲尼。
      ▶鲁国人。
      

  • 绸缪

    解释

    绸缪 chóumóu

    (1) [bind tightly]∶紧密缠缚

    绸缪束薪。——《诗·唐风·绸缪》

    (2) [be sentimentally attached]∶缠绵;

  • 九思

    读音:jiǔ sī

    繁体字:九思

    英语:contemplations

    意思:《论语•季氏》:“君子有九思:视思明;听思聪;色思温;貌思恭;言思忠;事思敬;疑思问;忿思难;见得思义。”后泛指反覆思考。

  • 参三

    读音:cān sān

    繁体字:參三

    意思:(参三,参三)
    旧戏中所用黑白相掺的灰白三绺假鬚。如京剧《空城计》中诸葛亮、《阳平关》中曹操所戴的假鬚。

    造句:参三七醇提液对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