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靖安县幽谷亭》 愔愔谋谟消,汩汩气象孱。

愔愔谋谟消,汩汩气象孱。

意思:愔谋划消,泪泊地气象屏。

出自作者[宋]曾巩的《靖安县幽谷亭》

全文赏析

这是一首描绘自然风光和表达人生感慨的诗。诗人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表达了对清新自然生活的向往,同时也反映了对社会俗务和名利追求的淡漠。 首先,诗人用“横江舍轻楫,对面见青山”描绘出了一幅宁静优美的自然画卷。然后又以“行尽车马尘,豁见水石寰”来表达他远离喧嚣,接近大自然的感受。在这清新自然的环境中,诗人感受到“地气方以洁,崖声落潺潺”,仿佛大自然的气息和声音都在洗涤着他的心灵。 接着,诗人表达了对这种生活的向往和享受,他说“虽为千家县,正在清华间。风烟凛人心,世虑自可删。”尽管这里只是一个千家小县,但是位于清静华丽的大自然之中,让人感到心旷神怡,世间的烦恼都可以抛诸脑后。 然后,诗人通过对比那些追求名利的公卿和这里的官吏,表达了对名利追求的淡漠和对清静生活的向往。他说“岂如此中吏,日高未开关。一不谨所守,名声别妖奸。”这里的官吏虽然名声不高,但是他们谨守职责,清白做人。 最后,诗人再次强调了对这种清静生活的向往和享受,他说“岂如此中吏,明心慑强顽。况云此中居,一亭众峰环。”这里的官吏明心见性,威慑强顽,而这里的居住环境更是优美,让人流连忘返。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风光的描绘和对人生感慨的表达,展现了诗人对清静自然生活的向往和对名利追求的淡漠,同时也反映了他对社会现实的关注和思考。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横江舍轻楫,对面见青山。
行尽车马尘,豁见水石寰。
地气方以洁,崖声落潺潺。
虽为千家县,正在清华间。
风烟凛人心,世虑自可删。
况无讼诉嚣,得有觞咏闲。
常疑此中吏,白首岂思还。
人情贵公卿,烨烨就玉班。
光华虽一时,忧悸或满颜。
鸡鸣已争驰,骅骝振镳镮。
岂如此中吏,日高未开关。
一不谨所守,名声别妖奸。
岂如此中吏,一官老无瘝。
愔愔谋谟消,汩汩气象孱。
岂如此中吏,明心慑强顽。
况云此中居,一亭众峰环。

作者介绍 曾巩简介
曾巩(1019年9月30日—1083年4月30日),字子固,汉族,建昌军南丰(今江西省南丰县)人,后居临川,北宋文学家、史学家、政治家。

曾巩出身儒学世家,祖父曾致尧、父亲曾易占皆为北宋名臣。曾巩天资聪慧,记忆力超群,幼时读诗书,脱口能吟诵,年十二即能为文。嘉祐二年(1057),进士及第,任太平州司法参军,以明习律令,量刑适当而闻名。熙宁二年(1069),任《宋英宗实录》检讨,不久被外放越州通判。熙宁五年(1072)后,历任齐州、襄州、洪州、福州、明州、亳州、沧州等知州。元丰四年(1081),以史学才能被委任史官修撰,管勾编修院,判太常寺兼礼仪事。元丰六年(1083),卒于江宁府(今江苏南京),追谥为“文定”。

曾巩为政廉洁奉公,勤于政事,关心民生疾苦,与曾肇、曾布、曾纡、曾纮、曾协、曾敦并称“南丰七曾”。曾巩文学成就突出,其文“古雅、平正、冲和”,位列唐宋八大家,世称“南丰先生”。

关键词解释

  • 汩汩

    读音:gǔ gǔ

    繁体字:汩汩

    英语:gurgle

    意思:I

     1.象声词。形容水或其他液体流动的声音。
       ▶《文选•木华<海赋>》:“崩云屑雨,浤浤汩汩。”
       

  • 气象

    读音:qì xiàng

    繁体字:氣象

    短语:容 光景 景 面貌 万象 观 场景

    英语:meteorology

    意思:(气象,气象)

     1.气候;天象

  • 愔愔

    读音:yīn yīn

    繁体字:愔愔

    意思:
     1.和悦安舒貌。
      ▶《左传•昭公十二年》:“祈招之愔愔,式招德音。”
      ▶杜预注:“愔愔,安和貌。”
      ▶南朝·陈徐陵《劝进梁元帝表》:“邦畿济济,

  • 谋谟

    读音:móu mó

    繁体字:謀謨

    意思:(谋谟,谋谟)
    谋划;制定谋略。
      ▶《管子•四称》:“昔者有道之臣……居处则思义,语言则谋谟,动作则事,居国则富。”
      ▶《东观汉记•明帝纪》:“数问以政议,应对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