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故人陈秘书家有感》 林塘劫火后,更作两家分。

林塘劫火后,更作两家分。

意思:林塘劫火后,又作两个家分。

出自作者[宋]戴复古的《故人陈秘书家有感》

全文赏析

这首诗《林塘劫火后,更作两家分。笋拆头抢地,松高气拂云。老夫来访旧,稚子解谈文。自是麒麟种,那随雁鹜群。》是作者在林塘劫火之后重归故里的感怀之作。 首联“林塘劫火后,更作两家分。”描绘了劫火之后的林塘,如今又重新恢复了生机,犹如两个家庭共同分享这片土地,给人一种劫后重生的欣喜之情。 颔联“笋拆头抢地,松高气拂云。”生动地描绘了新生的竹笋破土而出,争先恐后地抢占土地,高耸的松树直冲云霄,气势磅礴。这一联通过生动的自然景象,表达了作者对故土新生的喜悦和对未来的希望。 颈联“老夫来访旧,稚子解谈文。”描绘了作者重访故里的情景,年老的他与儿孙们畅谈往事,孩子则能谈论文墨,表现了作者对故土的深深眷恋和对家人的感激之情。 尾联“自是麒麟种,那随雁鹜群。”用“麒麟”自喻,表达了自己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高洁品质,又用“雁鹜”比喻那些趋炎附势之辈,表达了对故里的赞美和对那些趋炎附势者的鄙视。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对林塘劫火后重归故里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故土新生的喜悦和对未来的希望,以及对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高洁品质的追求。同时,也表现了作者对家人的感激之情和对传统文化的热爱。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林塘劫火后,更作两家分。
笋拆头抢地,松高气拂云。
老夫来访旧,稚子解谈文。
自是麒麟种,那随雁鹜群。
作者介绍 杨万里简介
戴复古(1167年-1248年后),南宋著名江湖诗派诗人。字式之,常居南塘石屏山,故自号石屏、石屏樵隐。天台黄岩(今属浙江台州)人。一生不仕,浪游江湖,后归家隐居,卒年八十余。

曾从陆游学诗,作品受晚唐诗风影响,兼具江西诗派风格。部分作品抒发爱国思想,反映人民疾苦,具有现实意义。

关键词解释

  • 林塘

    读音:lín táng

    繁体字:林塘

    意思:树林池塘。
      ▶南朝·梁·刘孝绰《侍宴饯庾于陵应诏》诗:“是日青春献,林塘多秀色。”
      ▶唐·骆宾王《萤火赋》:“林塘改夏,云物迎秋。”
      ▶明·梁辰鱼《浣纱记

  • 劫火

    读音:jié huǒ

    繁体字:劫火

    意思:
     1.佛教语。谓坏劫之末所起的大火。
      ▶《仁王经》:“劫火洞然,大千俱坏。”
      ▶唐·张乔《兴善寺贝多树》诗:“永共终南在,应随劫火烧。”
      ▶宋·李

  • 作两

    读音:zuò liǎng

    繁体字:作兩

    意思:(作两,作两)
    《易•离》:“明两作离,大人以继明照于四方。”
      ▶孔颖达疏:“明两作离者,离为日,日为明,今有上下两体,故云明两作离也。”后本《易》“继明”之意,称太子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