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秋兴浩然追忆馆殿幽致偶成长句寄徐休学士》 石渠吏散帘风静,凤阙云归霁景鲜。

石渠吏散帘风静,凤阙云归霁景鲜。

意思:石渠吏散帘风静,凤阙云归晴景很少。

出自作者[宋]寇准的《秋兴浩然追忆馆殿幽致偶成长句寄徐休学士》

全文赏析

这首诗《轺车南去咏江天,闲忆群贤倍黯然》是一首对往昔岁月和故人思念的深情回忆。诗中描绘了作者在轺车南去的过程中,对曾经一同共度的江天和群贤的怀念。 首联“轺车南去咏江天,闲忆群贤倍黯然”,作者通过描述轺车南去的场景,表达了对往昔生活的怀念。而“闲忆”二字则暗示了作者在旅途中的闲暇时刻,想起了曾经与群贤共度的美好时光。这一句奠定了全诗的情感基调,即对过去的深深怀念和感慨。 颔联“御水莎青孤立鹭,宫槐烟冷数声蝉”,作者通过描绘自然景色来进一步表达情感。御水边,莎草青青,鹭鸟孤独地站立;宫槐下,微风吹过,传来几声蝉鸣,营造出一种清冷、寂静的氛围。这一联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进一步深化了作者对过去的怀念和感慨。 颈联“石渠吏散帘风静,凤阙云归霁景鲜”,描绘了宫廷中的景象。石渠吏散,帘风静谧,象征着宫廷的宁静与和谐;凤阙云归,霁景鲜美,则展示了宫廷的壮丽与祥和。这一联通过对宫廷景象的描绘,进一步展示了作者对过去的怀念和对宫廷生活的向往。 尾联“幽致不知何日共,思君唯赋帝京篇”,表达了作者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深深怀念,以及对故人的思念。作者希望与故人再度共度那些美好的时光,但现实却无法实现,因此只能通过诗歌来寄托对故人的思念。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对往昔岁月的回忆和对故人的思念,表达了作者深深的感慨和怀念。诗中通过对自然景色和宫廷景象的描绘,展示了作者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宫廷生活的热爱。同时,诗中也透露出一种淡淡的哀愁,让人感受到岁月的无情和人生的短暂。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轺车南去咏江天,闲忆群贤倍黯然。
御水莎青孤立鹭,宫槐烟冷数声蝉。
石渠吏散帘风静,凤阙云归霁景鲜。
幽致不知何日共,思君唯赋帝京篇。
作者介绍 寇准简介
寇凖(961年—1023年10月24日),字平仲,汉族,华州下邽(今陕西渭南)人。北宋政治家﹑诗人。太平兴国五年(980年)进士,授大理评事、知归州巴东县,改大名府成安县。累迁殿中丞、通判郓州。召试学士院,授右正言、直史馆,为三司度支推官、转盐铁判官。历同知枢密院事、参知政事。后两度入相,一任枢密使,出为使相。乾兴元年(1022年)数被贬谪,终雷州司户参军。天圣元年(1023年),病逝于雷州。

皇佑四年(1053年),宋仁宗诏翰林学士孙抃撰神道碑,谥“忠愍”,复爵“莱国公”,追赠中书令,仁宗亲篆其首曰“旌忠”。故后人多称“寇忠愍”或“寇莱公”。寇准善诗能文,七绝尤有韵味,有《寇忠愍诗集》三卷传世。与白居易、张仁愿并称渭南“三贤”。

关键词解释

  • 石渠

    读音:shí qú

    繁体字:石渠

    英语:stone canal

    意思:
     1.石筑的水渠。
      ▶汉·刘桢《公宴》诗:“清川过石渠,流波为鱼防。”
      ▶唐·孟浩然《病愈过龙泉寺精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