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七哀诗》
顾闻号泣声,挥涕独不还。
顾闻号泣声,挥涕独不还。
意思:
婴儿哭声撕裂母亲的肝肺,饥妇人忍不住回头看,但终于洒泪独自走去。
出自作者[魏晋]王粲的《七哀诗》
全文创作背景
《七哀诗》的创作背景是**董卓作乱**。初平三年(公元192年),董卓部将李傕、郭汜在长安作乱,大肆烧杀劫掠。当时十六岁的王粲逃往荆州,依靠刘表以避难。《七哀诗》就是王粲在此背景下创作的一首纪实诗,反映出战乱给人民带来的深重灾难,表现出诗人对国家和人民命运的深切关注。
相关句子
顾闻丘林中。
-- 出自《驾出北郭门行》作者:[魏晋]阮瑀
我来半醉蹑危梯,坐客惊顾闻飞屐。
-- 出自《记戊午十一月二十四夜梦》作者:[宋]陆游
昆仑山人张诗五岳山人黄省曾憨泉山人袁昭旸雨舟王济时川姜龙桃谷陆俸阳山汤儒石川张寰大石山人顾元庆谢湖袁褧嵩山徐伯虬九嵕顾闻少溪王延陵青门山人沈仕
-- 出自《画》作者:[明]岳岱
播越西迁移,号泣而且行。
-- 出自《薤露行》作者:[魏晋]曹操
旦则号泣行,夜则悲吟坐。
-- 出自《悲愤诗》作者:[魏晋]蔡琰
奄忽违尘世,攀号泣舜瞳。
-- 出自《明德皇太后挽歌词五首》作者:[宋]杨亿
不觉仙游渺邈,但号泣苍穹。
-- 出自《十二时/忆少年》作者:[宋]无名氏
洛阳多故吏,号泣住灵輀。
-- 出自《翟使君挽歌》作者:[宋]王禹偁
音遏思尧颡,旻号泣舜瞳。
-- 出自《高宗皇帝挽词二首》作者:[宋]周必大
父今为令系,号泣不停声。
-- 出自《贤者之孝二百四十首·乐恢》作者:[宋]林同
苗枯亲未葬,号泣日于田。
-- 出自《贤者之孝二百四十首·吴明彻》作者:[宋]林同
有怀终挂剑,雪涕独难禁。
-- 出自《挽徐居厚寺簿》作者:[宋]孙应时
畴昔几回同把酒,於今一涕独沾缨。
-- 出自《悼吴居厚》作者:[宋]喻良能
逐物不还。
-- 出自《四言赠兄秀才入军诗 其十八》作者:[汉]嵇康
寒宵奈不还。
-- 出自《菩萨蛮·雪窗寒听孤灯灭》作者:[宋]刘焘
美人游不还。
-- 出自《石门新营所住四面高山回溪石濑茂林修竹诗》作者:[南北朝]谢灵运
于今竟不还。
-- 出自《折杨柳行》作者:[魏晋]曹丕
王子乔,去不还。
-- 出自《王子乔》作者:[明]刘基
期渡往不还。
-- 出自《幽兰》作者:[南北朝]鲍照
衰容不还稚。
-- 出自《冬日诗》作者:[南北朝]鲍照
复道春风不还。
-- 出自《舞媚娘》作者:[南北朝]庾信
浮云去不还。
-- 出自《别永新侯》作者:[隋]江总
诗句原文
西京乱无象,豺虎方遘患。
复弃中国去,委身适荆蛮。
亲戚对我悲,朋友相追攀。
出门无所见,白骨蔽平原。
路有饥妇人,抱子弃草间。
顾闻号泣声,挥涕独不还。
未知身死处,何能两相完?
驱马弃之去,不忍听此言。
南登霸陵岸,回首望长安。
悟彼《下泉》人,喟然伤心肝。
作者介绍
王粲简介
王粲(177年—217年2月17日),字仲宣。山阳郡高平县(今山东微山两城镇)人。东汉末年文学家,“建安七子”之一,太尉王龚曾孙、司空王畅之孙。
少有才名,为著名学者蔡邕所赏识。初平二年(192年),因关中骚乱,前往荆州依靠刘表,客居荆州十余年,有志不伸,心怀颇郁郁。建安十三年(208年),曹操南征荆州,不久,刘表病逝,其子刘琮举州投降,王粲也归曹操,深得曹氏父子信赖,赐爵关内侯。建安十八年(213年),魏王国建立,王粲任侍中。建安二十二年(216年),王粲随曹操南征孙权,于北还途中病逝,终年四十一岁。
王粲善属文,其诗赋为建安七子之冠,又与曹植并称“曹王”。著《英雄记》,《三国志·王粲传》记王粲著诗、赋、论、议近60篇,《隋书·经籍志》著录有文集十一卷。明人张溥辑有《王侍中集》。
关键词解释
号泣
读音:
hào qì
繁体字:
號泣
英语:
boohoo
意思:
(号泣,号泣)
号咷大哭。
▶《书•大禹谟》:“帝初于歷山,往于田,日号泣于旻天,于父母。”
▶宋·司马光《苏骐
号泣详解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