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晚晴吴郎见过北舍》 明日重阳酒,相迎自酦醅。

明日重阳酒,相迎自酦醅。

意思:第二天重阳酒,接自酦醅。

出自作者[唐]杜甫的《晚晴吴郎见过北舍》

全文赏析

这是一首描绘田园生活的诗,通过对新雨后的菜畦畦圃、竹杖开路、小径开启、群鸟纷飞的生动描绘,展现了田园生活的清新自然和作者的闲适心情。 首联“圃畦新雨润,愧子废锄来”,诗人描述了新雨过后的菜畦畦圃,润泽而清新,让诗人感到惭愧的是,孩子们放弃了农活,跑来这里。这一联以清新自然的田园景色和温馨的人情相融合,为整首诗定下了基调。 颔联“竹杖交头拄,柴扉隔径开”则进一步描绘了田园生活的细节。诗人拄着竹杖,与孩子们一起开路,沿着小径走向柴门。这一细节生动地展现了诗人的闲适和孩子们的天真活泼,同时也透露出田园生活的宁静和纯真。 颈联“欲栖群鸟乱,未去小童催”描绘了田园生活的动态场景。群鸟纷飞,似乎想要栖息在这宁静的田园中,但又被小童催促离去。这一联以动衬静,更显田园的宁静和诗人的闲适。 尾联“明日重阳酒,相迎自酦醅”,诗人表示明天是重阳节,将亲自酿酒迎接大家。这一句透露出诗人的热情好客和田园生活的自给自足。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生动的描绘田园生活和温馨的人情相融,展现了诗人闲适自在的心情和对田园生活的热爱。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孩子们的天真活泼的欣赏和对田园生活的向往。整首诗语言质朴自然,情景交融,是一首优秀的田园诗作。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圃畦新雨润,愧子废锄来。
竹杖交头拄,柴扉隔径开。
欲栖群鸟乱,未去小童催。
明日重阳酒,相迎自酦醅。
作者介绍 杜甫简介
杜甫(712年—770年),字子美,汉族,本襄阳人,后徙河南巩县。自号少陵野老,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与另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杜甫也常被称为“老杜”。

杜甫在中国古典诗歌中的影响非常深远,被后人称为“诗圣”,他的诗被称为“诗史”。后世称其杜拾遗、杜工部,也称他杜少陵、杜草堂。

杜甫创作了《春望》《北征》《三吏》《三别》等名作。乾元二年(759年)杜甫弃官入川,虽然躲避了战乱,生活相对安定,但仍然心系苍生,胸怀国事。虽然杜甫是个现实主义诗人,但他也有狂放不羁的一面,从其名作《饮中八仙歌》不难看出杜甫的豪气干云。

杜甫的思想核心是儒家的仁政思想,他有“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宏伟抱负。杜甫虽然在世时名声并不显赫,但后来声名远播,对中国文学和日本文学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杜甫共有约1500首诗歌被保留了下来,大多集于《杜工部集》。

关键词解释

  • 重阳

    读音:chóng yáng

    繁体字:重陽

    英语:superposed [WTBX]yang[WTBZ]

    意思:(重阳,重阳)

     1.指天。
      ▶《楚辞•远游》:“集重阳入帝宫兮

  • 明日

    读音:míng rì

    繁体字:明日

    英语:tomorrow

    意思:
     1.明天;今天的下一天。
      ▶《左传•文公十二年》:“两君之士皆未慭也,明日请相见也。”
      ▶唐·李复言《

  • 酦醅

    读音:pō pēi

    繁体字:醱醅

    意思:(酦醅,酦醅)
    重酿未滤的酒。
      ▶北周·庾信《春赋》:“石榴聊泛,蒲桃酦醅。”
      ▶唐·李白《襄阳歌》:“遥看汉水鸭头绿,恰似葡萄初酦醅。”
      ▶宋·魏庆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