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上明州太守茶子俊(还武昌迁葬告牒而作)》 碑焚断石经时变,碗出遗金有夜偷。

碑焚断石经时变,碗出遗金有夜偷。

意思:碑焚毁石经时变,碗出来给金有夜偷。

出自作者[元]丁鹤年的《上明州太守茶子俊(还武昌迁葬告牒而作)》

全文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对先人的怀念,通过对先人的墓地、遗物、祭奠等细节的描写,表达了对逝去亲人的思念之情。 首联“汉江东抱楚山流,先垄犹余土一抔。”描绘了墓地的地理环境,江水环绕着山峦流淌,先人的坟墓仍可见到一小丘土。颔联“庙冷桐乡耆旧逝,田荒栗里子孙愁。”描述了家族的衰落和后人的困境,庙宇冷清,乡绅故旧相继离世,田地荒芜,栗里的子孙们也感到了忧愁。颈联“兵戈隔梦三千里,霜露伤心二十秋。”表达了作者对亲人逝去的哀痛之情,战争隔断了他的梦,二十年来,他一直感到心痛。尾联“存殁沾恩死必酬,愿及清明三月节,一盂麦饭洒松楸。”表达了他对已故亲人的感激之情,希望在清明节时,能够用一盂麦饭来祭奠他们。 整首诗情感真挚,通过对环境的描绘和对逝去亲人的怀念,表达了作者对生命的思考和对亲情的珍视。同时,也表达了对社会现实的无奈和忧虑。 此外,诗中的“荒隧”、“空林”、“乌鸟”、“白狐”、“焚断”、“遗金”、“下马”、“眠牛”等意象,也生动地描绘了墓地的荒凉和凄清之感。这些意象的使用,也增强了诗歌的艺术表现力和感染力。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汉江东抱楚山流,先垄犹余土一抔。
庙冷桐乡耆旧逝,田荒栗里子孙愁。
兵戈隔梦三千里,霜露伤心二十秋。
荒隧天寒乌鸟下,空林日落白狐游。
碑焚断石经时变,碗出遗金有夜偷。
过客尚知来下马,仙翁谁复指眠牛。
拟从樊口迁京口,遥别沙头下石头。
高士束刍思致奠,故人惠麦久维舟。
已知多病垂垂老,敢为长贫故故留。
为政幸逢宗正恕,申情当念子平忧。
劬劳罔报生何益,存殁沾恩死必酬。
愿及清明三月节,一盂麦饭洒松楸。

关键词解释

  • 石经

    读音:shí jīng

    繁体字:石經

    意思:(石经,石经)

     1.刻在石上的儒家经典。
      ▶汉平帝·元始元年王莽命甄丰摹古文《易》、《书》、《诗》、《左传》于石,此为石经之始。
      ▶汉代以后其文字

  • 时变

    读音:shí biàn

    繁体字:時變

    英语:time-variation

    意思:(时变,时变)

     1.四时季节的变化。
      ▶《易•贲》:“观乎天文,以察时变。”
      ▶

  • 断石

    读音:duàn shí

    繁体字:斷石

    意思:(断石,断石)

     1.陡峭的巖石。
      ▶唐·杜甫《移居夔州作》诗:“农事闻人说,山光见鸟情。
      ▶禹功饶断石,且就土微平。”
      ▶唐·杜甫《白

  • 经时

    读音:jīng shí

    繁体字:經時

    意思:(经时,经时)
    歷久。
      ▶汉·蔡邕《述行赋》:“余有行于京洛兮,遘淫雨之经时。”
      ▶晋·葛洪《抱朴子•省烦》:“昼夜修习,废寝与食,经时学之,一日试之。”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