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感叹二首》 忧心常忽忽,春日独迟迟。

忧心常忽忽,春日独迟迟。

意思:心中忧愁常模糊,春天的太阳却迟迟。

出自作者[宋]晁说之的《感叹二首》

全文赏析

这首诗《险阻空千里,都城整六师。忧心常忽忽,春日独迟迟。未见忠良出,休言昏乱为。白头难作客,日日问归期。》是一首描绘战争和政治局势的诗,表达了作者对国家局势的深深忧虑和对忠良被埋没的无奈。 首句“险阻空千里,都城整六师”描绘了战争的艰难和国家的动荡不安。千里险阻,都城内又整军经武,表现出战争的残酷和国家的紧张局势。 “忧心常忽忽,春日独迟迟”这两句表达了作者内心的忧虑和孤独感。作者为国家的前途而忧心忡忡,常常感到焦虑不安,而春天的来临却似乎与他无关,显得如此迟缓。 “未见忠良出,休言昏乱为”表达了作者对忠良被埋没的无奈和愤怒。作者希望有忠良之士能够出现,改变国家的局面,但却不能看到希望,这让他感到深深的失望和愤怒。 最后,“白头难作客,日日问归期”表达了作者对年华老去的无奈和归乡的渴望。他感叹自己已经白发苍苍,却仍然身在异乡为客,无法回到故乡。每天都在问何时才能回家,表达了他对家乡的深深思念和渴望。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描绘战争、国家局势、个人忧虑、忠良被埋没、年华老去等主题,表达了作者对国家前途的深深忧虑和对家乡的思念之情。这首诗情感深沉,语言简练,具有很强的感染力。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险阻空千里,都城整六师。
忧心常忽忽,春日独迟迟。
未见忠良出,休言昏乱为。
白头难作客,日日问归期。
作者介绍 高启简介
晁说之[chaoyuezhi](1059年—1129年),字以道、伯以,因慕司马光之为人,自号景迂生。先世世居澶州(今河南濮阳),钜野(今山东菏泽市巨野县)人。晁迥玄孙。生于宋仁宗嘉祐四年,卒于高宗建炎三年,年七十一岁。

关键词解释

  • 忧心

    读音:yōu xīn

    繁体字:憂心

    英语:worry; anxiety

    意思:(忧心,忧心)

     1.忧愁的心。
      ▶《诗•邶风•柏舟》:“忧心悄悄,愠于群小。”
      ▶

  • 忽忽

    读音:hū hū

    繁体字:忽忽

    英语:before we notice it; fast; quickly

    意思:
     1.倏忽,急速貌。
      ▶《楚辞•离骚》:“欲少留此灵琐兮,日忽忽兮其

  • 春日

    读音:chūn rì

    繁体字:春日

    英语:springtime; spring

    意思:
     1.春天;春季。
      ▶《诗•豳风•七月》:“春日载阳,有鸣仓庚。”
      ▶汉·辛延年《羽

  • 迟迟

    读音:chí chí

    繁体字:遲遲

    英语:slow

    意思:(迟迟,迟迟)

     1.徐行貌。
      ▶《诗•邶风•谷风》:“行道迟迟,中心有违。”
      ▶毛传:“迟迟,舒行貌。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