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来何处不归鸿,非复羸牛踏旧踪。
意思:春来有什么地方不归顺鸿,不再瘦弱牛踏旧踪。
出自作者[宋]苏轼的《次韵法芝举旧诗》
全文赏析
这首诗充满了浓厚的感情和生动的意象,主要表达了诗人对人生飘忽不定的感慨和对老师的深厚祝愿。
首句“春来何处不归鸿”以春天的归鸿为喻,描绘出人生在四季更迭、时光流转中的迁徙与变动。这与下句“非复羸牛踏旧踪”形成对比,羸牛踏旧踪形象地表现了生活的单调重复和艰辛。两句诗一动一静,揭示了生活的多样性和不确定性。
然后,诗人通过“但愿老师真似月”表达了对老师的祝愿。月亮在古诗中往往象征着光明、智慧和美好,诗人希望老师能像月亮一样,光照四方,给所有的人带来智慧和启示。
最后一句“谁家瓮里不相逢”,这里的“瓮里”指的是每户人家的生活之中,诗人再次以月亮为喻,希望老师的智慧能普照每个家庭,与每个人相逢,给人们带来启示和帮助。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生动的比喻和形象的描述,表达了诗人对人生飘忽不定的感慨和对老师的深厚祝愿,体现了苏轼诗歌的深沉、婉约的风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