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晓渡彭蠡》 彭蠡秋高水接天,征帆一片去茫然。

彭蠡秋高水接天,征帆一片去茫然。

意思:鄱阳湖秋季高水和天空,征帆一片去茫然。

出自作者[明]徐勃的《晓渡彭蠡》

全文赏析

这首诗《彭蠡秋高水接天》是一首描绘彭蠡湖(即鄱阳湖)秋景的优美诗篇。诗人通过细腻的描绘,将读者带入了一个如诗如画的水天一色的秋日湖面。 首联“彭蠡秋高水接天,征帆一片去茫然”,诗人以高远、壮观的视角描绘了彭蠡湖的秋色,湖水与天空相接,无边无际。征帆一片,象征着行船的孤独与无助,去茫然则流露出诗人对前方未知旅程的迷茫与感慨。 颔联“芦飞楚岸千重雪,树拥康山几点烟”,诗人以生动的细节描绘了秋天的彭蠡湖,芦花如雪,繁茂的芦苇在秋风中飞舞,仿佛千重白雪覆盖在楚地的岸边。树木丛生,山峦叠翠,康山笼罩在轻烟之中,若隐若现。 颈联“报曙野鸡残月后,失群寒雁晓霜前”,诗人进一步描绘了早晨湖面的景象,野鸡在曙光中啼叫,残月渐落,失群的寒雁在早晨的霜露中飞行。这种描绘充满了秋日的寂寥与凄清。 尾联“客行不耐风波恶,魂断渔歌到枕边”,诗人以自身的经历为切入点,表达了对恶劣天气的不耐烦和对湖面渔歌的深深怀念。风波恶,暗示了旅程的艰难,而渔歌则勾起了诗人内心的思乡之情。 总的来说,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彭蠡湖秋天的景色,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生动描绘,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深深怀念和对未知旅程的迷茫与感慨。诗中运用了许多生动的细节和意象,使得诗篇更加具有感染力。同时,诗人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也表达了对生活的感悟和对人生的思考。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是一首优秀的古典诗歌作品。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彭蠡秋高水接天,征帆一片去茫然。
芦飞楚岸千重雪,树拥康山几点烟。
报曙野鸡残月后,失群寒雁晓霜前。
客行不耐风波恶,魂断渔歌到枕边。

关键词解释

  • 征帆

    读音:zhēng fān

    繁体字:徵帆

    英语:ship on a long voyage

    意思:指远行的船。
      ▶南朝·梁·何逊《赠诸旧游》诗:“无由下征帆,独与暮潮归。”
      ▶宋·张

  • 茫然

    读音:máng rán

    繁体字:茫然

    短语:不得要领 不清楚 一无所知 大惑不解

    英语:(adj) ignorant; have no knowledge of sth

    意思:

  • 彭蠡

    读音:péng lǐ

    繁体字:彭蠡

    英语:Poyang Lake

    详细释义:湖泊名。在江西省北境,长江以南。即今鄱阳湖。汉书?卷二十八?地理志上?颜师古?注:『彭蠡,泽名,在彭泽县西北。

  • 秋高

    引用解释

    谓秋日天空澄澈、高爽。 唐 杜甫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 唐 陈润 《赋得秋河曙耿耿》:“晚望秋高夜,微明欲曙河。” 唐 翁承赞 《题壶山》诗:“秋高巖溜白,日上海波红。”

    读音:qiū gāo

  • 天征

    读音:tiān zhēng

    繁体字:天徵

    意思:天子的征伐。
      ▶《三国志•蜀志•杨戏传》:“然而姦凶怼险,天征未加,犹孟津之翔师,复须战于鸣条也。”

    解释:1.天子的征伐。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