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晚步顺阳门外》 六尺枯藜了此生,顺阳门外看新晴。

六尺枯藜了此生,顺阳门外看新晴。

意思:六尺枯藜了此生,顺阳门外看新晴。

出自作者[宋]陈与义的《晚步顺阳门外》

全文赏析

这首诗《六尺枯藜了此生,顺阳门外看新晴》是一首对顺阳门外的自然景色进行描绘和抒发的诗篇。诗中表达了诗人在顺阳门外,春日晴空下,树木翠绿,水波荡漾的美丽景色中,感受到人生的短暂和无常。 首联“六尺枯藜了此生,顺阳门外看新晴”,诗人以自嘲的口吻,表达了自己年岁已高,生命短暂,只能在顺阳门外看着新晴的景色度过余生。这一句奠定了整首诗悲凉哀怨的基调。 颔联“树连翠筱围春昼,水泛青天入古城”,诗人描绘了顺阳门外的春日景象,树木翠绿,小树丛生,春日阳光明媚,水波荡漾,青天白云,古城静谧,构成了一幅美丽的春日画卷。这一联通过细腻的描绘,表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欣赏和感慨。 颈联“梦里偶来那计日,人间多事更闻兵”,诗人开始深入表达自己的感慨和思考。梦中来过,时光荏苒,人间多事,战乱频仍,这一联表达了诗人对人生的无常和世事的无奈。 尾联“只应千载溪桥路,欠我媻姗勃窣行”,诗人以自嘲的口吻,表达了自己在人生短暂和世事无常的背景下,仍然坚持行走在人生的道路上。这一句表现了诗人的坚韧和不屈。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对顺阳门外的自然景色和人生的描绘和抒发,表达了诗人对生命的感慨和思考。诗人的自嘲和坚韧不屈的精神也给读者带来了深刻的启示。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六尺枯藜了此生,顺阳门外看新晴。
树连翠筱围春昼,水泛青天入古城。
梦里偶来那计日,人间多事更闻兵。
只应千载溪桥路,欠我媻姗勃窣行。
作者介绍 邵雍简介
陈与义(1090-1138),字去非,号简斋,汉族,其先祖居京兆(今陕西西安),自曾祖陈希亮从眉州迁居洛阳,故为洛(今河南洛阳)人。他生于宋哲宗元祐五年(1090年),卒于南宋宋高宗绍兴八年(1138年)。北宋末、南宋初年的杰出诗人,同时也工于填词。其词存于今者虽仅十余首,却别具风格,尤近于苏东坡,语意超绝,笔力横空,疏朗明快,自然浑成,著有《简斋集》。

关键词解释

  • 顺阳

    读音:shùn yáng

    繁体字:順陽

    意思:(顺阳,顺阳)
    谓顺从阳气,顺应天道。
      ▶《后汉书•章帝纪》:“《月令》冬至之后,有顺阳助生之文,而无鞠狱断刑之政。”
      ▶王先谦集解引惠栋曰:“《祭祀志》注

  • 此生

    读音:cǐ shēng

    繁体字:此生

    意思:这辈子。
      ▶唐·李商隐《马嵬》诗之二:“海外徒闻更九州,他生未卜此生休。”
      ▶《儿女英雄传》第一回:“这十年里,我便课子读书,成就出一个儿子来,也算不虚度此生了。”<

  • 六尺

    读音:liù chǐ

    繁体字:六尺

    意思:
     1.见“六尺之孤”。
     
     2.指成年男子之身躯。
      ▶唐·李山甫《下第献所知》诗之一:“虚教六尺受辛苦,枉把一身忧是非。”
      ▶明·姚士麟《见

  • 枯藜

    读音:kū lí

    繁体字:枯藜

    意思:
     1.指藜杖。
      ▶宋·范成大《冷泉亭放水》诗:“古苔危磴着枯藜,脚底翻涛汹欲飞。”
      ▶宋·范成大《唐懿仲诸公见过》诗之二:“莫怪山翁行步涩,更无空处着枯藜。”

  • 阳门

    读音:yáng mén

    繁体字:陽門

    意思:(阳门,阳门)

     1.春秋·宋之城门名。
      ▶《礼记•檀弓下》:“阳门之介夫死,司城子罕入而哭之哀。”
      ▶郑玄注:“阳门,宋国门名。”
     

  • 新晴

    读音:xīn qíng

    繁体字:新晴

    意思:天刚放晴;刚放晴的天气。
      ▶晋·潘岳《闲居赋》:“微雨新晴,六合清朗。”
      ▶宋·秦观《望海潮•洛阳怀古》词:“金谷俊游,铜驼巷陌,新晴细履平沙。”
      ▶清·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