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送吴俊杰归江东》 幕下貔貅十万人,幕中宾客罕同伦。

幕下貔貅十万人,幕中宾客罕同伦。

意思:幕下勇猛之师十万人,幕中宾客很少同伦。

出自作者[宋]李祁的《送吴俊杰归江东》

全文赏析

这首诗《幕下貔貅十万人,幕中宾客罕同伦》是一首描绘军营生活的诗,通过对军营生活的描绘和赞美,表达了诗人对军队的敬意和对未来的希望。 首联“幕下貔貅十万人,幕中宾客罕同伦”描绘了军营的壮观景象和军人的高尚品质。这里,“貔貅”是古代传说中的猛兽,常用来比喻勇猛的军队;“十万人”是一个极言军队规模的大数字,表示军队的强大;“宾客罕同伦”则表达了军中人才济济,不同寻常。 颔联“挥戈略阵天回日,点烛论兵夜向晨”描绘了军队的战斗场景和军事活动。这里,“挥戈”是军队作战的象征,“略阵”是军队阵型的变换,“天回日”和“夜向晨”则表达了战斗的激烈和时间的漫长。而“点烛论兵”则描绘了军营中的军事活动,如点兵、论战等,表现了军营的严谨和有序。 颈联“水木衣冠仍草草,星源文物故彬彬”则描绘了军营中的生活场景和人文环境。这里,“水木衣冠”和“星源文物”分别代表军营中的朴素生活和文雅氛围,表达了军营中既有战斗精神,又有文化素养。 尾联“知君剩有安边策,定约重来立要津”表达了诗人对军队将领的敬意和对未来的希望。这里,“安边策”是指将领们为了安定边疆而制定的策略,“重来立要津”则表达了诗人对未来的希望,希望将领们能够再次建立功勋,为国家的安定做出贡献。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对军营生活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军队的敬意和对未来的希望。诗中既有对军人的赞美,也有对军营生活的描绘,还有对将领们的敬意和对国家的期望,是一首充满情感和希望的诗歌。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幕下貔貅十万人,幕中宾客罕同伦。
挥戈略阵天回日,点烛论兵夜向晨。
水木衣冠仍草草,星源文物故彬彬。
知君剩有安边策,定约重来立要津。

关键词解释

  • 同伦

    读音:tóng lún

    繁体字:衕倫

    意思:(同伦,同伦)

     1.同一等第。
      ▶《谷梁传•文公十八年》:“秋,公子遂、叔孙得臣如齐,使举上客,而不称介,不正其同伦而相介,故列而数之也。”
     

  • 貔貅

    读音:pí xiū

    繁体字:貔貅

    英语:mythical wild animal

    意思:
     1.古籍中的两种勐兽。
      ▶《逸周书•周祝》:“山之深也,虎豹貔貅何为可服?”
      ▶

  • 宾客

    读音:bīn kè

    繁体字:賓客

    短语:来客

    英语:visitors

    意思:(宾客,宾客)

     1.客人的总称。
      ▶《诗•小雅•吉日》:“发彼小豝,殪

  • 幕下

    读音:mù xià

    繁体字:幕下

    意思:
     1.帐幕之下。
      ▶《左传•哀公二年》:“宵攻郑师,取蜂旗于子姚之幕下。”
      ▶《战国策•魏策一》:“乐羊为魏将而攻中山。其子在中山,中山之君烹其子而遗之羹。

  • 十万

    读音:shí wàn

    繁体字:十萬

    意思:(十万,十万)
    数目。一百个千。用以形容数量极多。
      ▶《孟子•公孙丑下》:“如使予欲富,辞十万而受万,是欲富乎?”唐·杜甫《渔阳》诗:“繫书请问燕耆旧,今日何须十万兵?”宋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