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次韵顿起考试徐沂举人见寄二首》 怯见广场心力破,厌看细字眼花生。

怯见广场心力破,厌看细字眼花生。

意思:怕见广场心力破,厌倦看小字眼花生。

出自作者[宋]苏辙的《次韵顿起考试徐沂举人见寄二首》

全文赏析

这首诗是关于一位参加科举考试的诗人在考场中的感受和经历的描绘。以下是对这首诗的赏析: 1. 诗的开头描绘了参加考试的士子们整齐的穿着,每个人都渴望能够通过考试。 2. “衔枚勇锐惊初合”形象地描绘了考试开始时的紧张气氛,士子们像士兵一样严肃认真,准备迎接挑战。 3. “弃甲须臾讶许奔”则描绘了考试中的紧张和压力,就像战场上的士兵突然撤退一样,士子们也感到惊讶和恐慌。 4. “细读未辞灯损目,久留终厌棘为藩”这两句诗表达了士子们在考试中长时间阅读和思考的疲惫和困扰,同时也暗示了考试的困难和挑战。 5. “定应亲刈翘中楚”表达了士子们对未来的期待和决心,他们希望能够通过自己的努力和才华获得成功。 6. “把卷喧呼半夜言”则描绘了考试结束后的场景,士子们兴奋地讨论着考试的内容,表达了他们的喜悦和成就感。 7. 诗的后半部分则描绘了诗人在考场外的感受和思考,他感到疲惫和无力,对未来感到迷茫和不安。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生动的描绘和细腻的情感表达,展现了科举考试中的紧张、压力、疲惫和期待,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未来的迷茫和不安。这首诗的语言简练、情感真挚,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齐楚诸生俨鞸绅,人人愿得出君门。
衔枚勇锐惊初合,弃甲须臾讶许奔。
细读未辞灯损目,久留终厌棘为藩。
定应亲刈翘中楚,把卷喧呼半夜言。
老年従事忝南京,海内交游尚记名。
怯见广场心力破,厌看细字眼花生。
新科未暇通三尺,旧曲惟知有六茎。
空忆倚楼秋雨霁,与君看遍洛阳城。
〈前举与顿同试西京举人。
作者介绍 苏辙简介
苏辙(1039年3月18日—1112年10月25日),字子由,一字同叔,晚号颍滨遗老,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北宋文学家、诗人、宰相,“唐宋八大家”之一。

嘉祐二年(1057年),苏辙登进士第,初授试秘书省校书郎、商州军事推官。宋神宗时,因反对王安石变法,出为河南留守推官。此后随张方平、文彦博等人历职地方。宋哲宗即位后,获召入朝,历官右司谏、御史中丞、尚书右丞、门下侍郎等职。因上书劝阻起用李清臣而忤逆哲宗,落职知汝州。此后连贬数处。蔡京掌权时,再降朝请大夫,遂以太中大夫致仕,筑室于许州。

政和二年(1112年),苏辙去世,年七十四,追复端明殿学士、宣奉大夫。宋高宗时累赠太师、魏国公,宋孝宗时追谥“文定”。

苏辙与父亲苏洵、兄长苏轼齐名,合称“三苏”。生平学问深受其父兄影响,以散文著称,擅长政论和史论,苏轼称其散文“汪洋澹泊,有一唱三叹之声,而其秀杰之气终不可没”。其诗力图追步苏轼,风格淳朴无华,文采少逊。苏辙亦善书,其书法潇洒自如,工整有序。著有《诗传》、《春秋传》、《栾城集》等行于世。

关键词解释

  • 心力

    读音:xīn lì

    繁体字:心力

    短语:灵机 头脑 心血 脑 血汗 心机

    英语:mental efforts

    意思:
     1.心思和能力。
      ▶《左传•

  • 字眼

    读音:zì yǎn

    繁体字:字眼

    英语:diction

    意思:
     1.诗文中精要关键的字或词。
      ▶宋·严羽《沧浪诗话•诗辨》:“其用工有三:曰起结,曰句法,曰字眼。”
      ▶清

  • 花生

    解释

    花生 huāshēng

    [peanut] 落花生

    引用解释

    即落花生。 曹禺 《日出》第三幕:“或者哼一两段二簧的漂泊汉,租唱话匣子的,卖水果、花生、栗子的……每个人都放开喉咙沿着每个小窗户喊。” 马烽

  • 广场

    读音:guǎng chǎng

    繁体字:廣場

    短语:田径场 冰场 猪场 试验场 畜牧场 停车场 鸡场 靶场 林场 牧场 猎场 射击场 拍卖场 盐场 赛马场 垃圾场 会场 滑冰场 练兵场 竞技场 晒场 渔场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