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和赵相公登鹳雀楼》 树色到京三百里,河流归汉几千年。

树色到京三百里,河流归汉几千年。

意思:树色到京城三百里,河水流归汉几千年。

出自作者[唐]殷尧藩的《和赵相公登鹳雀楼》

全文赏析

这是一首描绘京城景象的诗,通过对京城高楼、树色、河流、晴峰、秋谷等自然景观的描绘,展现了诗人的高远志向和情感。 首句“危楼高架泬寥天,上相闲登立彩旃”,诗人用“危楼”象征京城的高耸建筑,用“高架泬寥天”形容楼的高度和位置,给人一种壮丽的感觉。而“上相闲登”则暗示了诗人的身份,他可能是朝廷中的一位官员,有机会登上这座高楼,俯瞰京城的全景。 “立彩旃”形象地描绘了诗人和其他人一同登上高楼的情景,他们身着华丽的衣裳,手持彩色的旗帜,显得格外醒目。这一句为整首诗增添了生动的画面感。 “树色到京三百里”描绘了京城周围的环境,高楼之上的视线远达三百里,延伸到京城之外,展现出京城的地域广阔和气势恢宏。 “河流归汉几千年”则以河流和古迹为引,表达了京城的历史悠久和文化的厚重。诗人通过“归汉”这一象征,暗示了京城作为历史古都的地位和重要性。 “晴峰耸日当周道,秋谷垂花满舜田”两句描绘了京城的自然景观,晴朗的山峰耸立在天际,秋天的谷地垂挂着花朵,景色优美。这两句诗进一步展现了京城的壮丽和美丽。 最后两句“云路何人见高志,最看西面赤阑前”表达了诗人的高远志向和对未来的期待。他渴望有朝一日能够得到赏识和提拔,实现自己的抱负。而最引人注目的“西面赤阑前”则暗示了诗人在高楼上看到的某个特定地点或场景,可能是他向往的地方或目标。 整首诗通过对京城高楼的描绘,展现了诗人的高远志向和情感,同时也表达了他对京城自然景观和历史文化的赞美和敬仰。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是一首优秀的诗歌作品。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危楼高架泬寥天,上相闲登立彩旃。
树色到京三百里,河流归汉几千年。
晴峰耸日当周道,秋谷垂花满舜田。
云路何人见高志,最看西面赤阑前。
作者介绍 张耒简介
殷尧藩(780年—855年),浙江嘉兴人。唐代诗人。唐元和九年(814年)进士,历任永乐县令、福州从事,曾随李翱作过潭州幕府的幕僚,后官至侍御史,有政绩。他和沈亚之、姚合、雍陶、许浑、马戴是诗友,跟白居易、李绅、刘禹锡等也有往来。曾拜访韦应物,两人投契莫逆。他足迹很广,遍历晋、陕、闽、浙、苏、赣、两湖等地。性好山水,曾说:“一日不见山水,便觉胸次尘土堆积,急须以酒浇之。”著有诗集一卷,《新唐书艺文志》传于世。

关键词解释

  • 百里

    读音:bǎi lǐ

    繁体字:百裏

    英语:a surname

    意思:
     1.一百里。谓距离甚远。
      ▶《易•震》:“震惊百里,不丧匕鬯。”
      ▶《诗•大雅•桑柔》:“维此圣人,瞻

  • 河流

    读音:hé liú

    繁体字:河流

    英语:river

    意思:
     1.指黄河水流。
      ▶南朝·宋·傅亮《为宋公至洛阳谒五陵表》:“河流遄疾,道阻且长。”
      ▶《清史稿•河渠志一》:

  • 树色

    读音:shù sè

    繁体字:樹色

    意思:(树色,树色)
    树木的景色。
      ▶南朝·梁·何逊《日夕出富阳浦口和朗公》:“山烟涵树色,江水映霞晖。”
      ▶唐·卢纶《与从弟瑾同下第后出关言别》诗:“孤村树色昏残雨,

  • 三百

    读音:sān bǎi

    繁体字:三百

    意思:《论语•为政》:“子曰:‘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刑昺疏:“按今《毛诗序》凡三百一十一篇,内六篇亡,今其存者有三百五篇,今但言三百篇,故曰篇之大数。”后以“三百”指代《诗经》。

  • 千年

    读音:qiān nián

    繁体字:千年

    英语:millenary

    意思:极言时间久远。
      ▶晋·陶渊明《輓歌诗》:“幽室一已闭,千年不复朝。”
      ▶南朝·梁·沈约《齐故安陆昭王碑文》: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