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初夏病起晓步东园二首》 莺声只在花梢近,行去行来不见渠。

莺声只在花梢近,行去行来不见渠。

意思:莺声只在花梢接近,走去来不见他。

出自作者[宋]杨万里的《初夏病起晓步东园二首》

全文赏析

这首诗《病起乌藤强自扶,三三径里晓晴初。莺声只在花梢近,行去行来不见渠》是描绘了一个病后初愈的场景,通过描绘扶病而行的诗人、静谧的小径、莺声、行去的乌藤等意象,展现了诗人的孤独和寂寞,同时也透露出一种坚韧和乐观的精神。 首句“病起乌藤强自扶”,诗人病后初愈,身体虚弱但仍要自己扶着乌藤(一种小树)行走,表现出诗人的坚韧和毅力。 “三三径里晓晴初”中的“三三径里”可能指的是诗人居住的小径,而“晓晴初”则描绘了早晨的清新和宁静。 “莺声只在花梢近,行去行来不见渠。”这两句诗描绘了莺声在花梢附近不断响起,但诗人却找不到莺的踪迹。这表现出诗人的孤独和寂寞,同时也透露出一种对生活的热爱和乐观。 整首诗通过描绘病后初愈的场景,展现了诗人的坚韧和乐观精神,同时也透露出一种孤独和寂寞的情感。诗中的意象和语言都非常简洁明了,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总的来说,这首诗是一首充满情感和哲理的诗篇,通过描绘病后初愈的场景,展现了诗人的坚韧和乐观精神,同时也表达了对生活的热爱和感悟。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病起乌藤强自扶,三三径里晓晴初。
莺声只在花梢近,行去行来不见渠。
作者介绍 杨万里简介
杨万里(1127年10月29日—1206年6月15日),字廷秀,号诚斋。汉族江右民系,吉州吉水(今江西省吉水县黄桥镇湴塘村)人。南宋大臣,著名文学家、爱国诗人,与陆游、尤袤、范成大并称“南宋四大家”(又作“中兴四大诗人”)。因宋光宗曾为其亲书“诚斋”二字,故学者称其为“诚斋先生”。

绍兴二十四年(1154年),杨万里登进士第,历仕宋高宗、孝宗、光宗、宁宗四朝,曾任知奉新县、国子博士、广东提点刑狱、太子侍读、秘书监等职,官至宝谟阁直学士,封庐陵郡开国侯。开禧二年(1206年),杨万里病逝,年八十。获赠光禄大夫,谥号“文节”。

杨万里一生作诗两万多首,传世作品有四千二百首,被誉为一代诗宗。他创造了语言浅近明白、清新自然,富有幽默情趣的“诚斋体”。杨万里的诗歌大多描写自然景物,且以此见长。他也有不少篇章反映民间疾苦、抒发爱国感情的作品。著有《诚斋集》等。

关键词解释

  • 莺声

    读音:yīng shēng

    繁体字:鶯聲

    意思:(莺声,莺声)

     1.黄莺的啼鸣声。
      ▶唐·白居易《春江》诗:“莺声诱引来花下,草色勾留坐水边。”
      ▶元王逢《题张后山西堂》诗:“柳行接陇莺声迥

  • 不见

    读音:bú jiàn

    繁体字:不見

    短语:掉 丢失 不翼而飞 遗失 丢 散失 丢掉 少

    英语:not see

    意思:(不见,不见)

     1.看不到。

  • 只在

    引用解释

    1.总在;仍在。 宋 苏轼 《殢人娇·赠朝云》词:“朱脣筯点,更髻鬟生彩。这些箇,千生万生只在。” 宋 李莱老 《谒金门》词:“旧恨新愁都只在,东风吹柳带。”《三国志平话》卷中:“见二嫂灵前烧香奠酒啼哭, 关公 笑曰:二嫂休哭,哥哥只在里。”

    2.就在。 唐 贾岛 《寻隐者不遇》诗:“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水浒传》

  • 花梢

    读音:huā shāo

    繁体字:花梢

    意思:
     1.花木的枝梢。
      ▶五代·王仁裕《开元天宝遗事•花上金铃》:“至春时,于后园中纫红丝为绳,密缀金铃,繫于花梢之上。每有乌鹊翔集,则令园吏掣铃索以惊之。”
      

  • 近行

    读音:jìn xíng

    繁体字:近行

    意思:I
    谓到离家不很远的地方去。
       ▶《孔子家语•七十二弟子》:“孔子将近行,命从者皆持盖,已而果雨。”
    II
    犹近支。
       ▶《元典章•圣政一•振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