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蜀道难》 扪参历井仰胁息,以手抚膺坐长叹。

扪参历井仰胁息,以手抚膺坐长叹。

意思:可以摸到参、井星,叫人仰首屏息,用手抚胸惊恐不已坐下来长叹。

出自作者[唐]李白的《蜀道难》

全文创作背景

《蜀道难》是唐代诗人李白的代表作之一,其创作背景与唐代的历史、文化以及李白的个人经历密切相关。 首先,从社会背景来看,唐代是我国封建社会的一个鼎盛时期,经济繁荣、文化昌盛,但同时也存在着各种社会矛盾和危机。在这样的背景下,李白创作了《蜀道难》,通过描绘蜀道的艰险,反映了当时社会的艰难和险阻,同时也表达了对人生的感慨和思考。 其次,从李白的个人经历来看,他曾经多次游历蜀地,对蜀地的山水风光和人情风俗有着深刻的了解和感受。同时,他也曾在长安任职,对官场的腐败和社会的黑暗有着切身的体验。这些经历都对他创作《蜀道难》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综上所述,《蜀道难》的创作背景与唐代的历史、文化以及李白的个人经历密切相关,是李白感慨人生、思考社会的重要作品之一。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噫吁嚱,危乎高哉!
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
蚕丛及鱼凫,开国何茫然!
尔来四万八千岁,不与秦塞通人烟。
西当太白有鸟道,可以横绝峨眉巅。
地崩山摧壮士死,然后天梯石栈相钩连。
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下有冲波逆折之回川。
黄鹤之飞尚不得过,猿猱欲度愁攀援。
青泥何盘盘,百步九折萦岩峦。
扪参历井仰胁息,以手抚膺坐长叹。
问君西游何时还?
畏途巉岩不可攀。
但见悲鸟号古木,雄飞雌从绕林间。
又闻子规啼夜月,愁空山。
蜀道
作者介绍 李白简介
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又号“谪仙人”,是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与杜甫并称为“李杜”,为了与另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其人爽朗大方,爱饮酒作诗,喜交友。

李白深受黄老列庄思想影响,有《李太白集》传世,诗作中多以醉时写的,代表作有《望庐山瀑布》、《行路难》、《蜀道难》、《将进酒》、《梁甫吟》、《早发白帝城》等多首。

李白所作词赋,宋人已有传记(如文莹《湘山野录》卷上),就其开创意义及艺术成就而言,“李白词”享有极为崇高的地位。

关键词解释

  • 扪参历井

    引用解释

    1. 唐 李白 《蜀道难》诗:“捫参歷井仰胁息,以手抚膺坐长嘆。”参、井,皆星宿名,分别为 蜀 秦 分野。谓自 秦 入 蜀 途中,山势高峻,可以摸到参、井两星宿。后因以“捫参歷井”形容山势高峻,道路险阻。 宋 王銍 《王公四六话》:“ 邓温伯 知 成都 谢上表云:‘捫参歷井,敢辞 蜀 道之难;就日望云,愈觉 长安 之远。’自后凡官两

  • 长叹

    读音:cháng tàn

    繁体字:長嘆

    英语:deep sigh

    意思:(长叹,长叹)
    见“长叹”。

    近义词: 浩叹、长吁

  • 扪参

    引用解释

    抚摸参宿。形容山势极高。 宋 覃怀高 《水调歌头·游武夷》词:“几欲挐舟 九曲 ,便拟捫参絶顶,直下俯尘寰。”参见“ 捫参歷井 ”。

    读音:mén shēn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