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河阴中寨寒食》 爨火明千灶,风旗展一竿。

爨火明千灶,风旗展一竿。

意思:火光千灶做饭,风旗展一竿。

出自作者[宋]梅尧臣的《河阴中寨寒食》

全文赏析

这首诗《击柝声初绝,为鱼梦已残》是一首描绘生活细节和情感状态的诗,它以细腻的笔触捕捉了生活的真实,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感慨和无奈。 首联“击柝声初绝,为鱼梦已残”,描绘了打更的声音刚刚停止,鱼儿的梦也随着结束。这里暗示了诗人从夜间的梦中醒来,开始面对新的一天的生活。这一联以声音作为开端,为读者展现了一个清晨的场景,同时也为后面的内容提供了背景。 颔联“幽禽哢清晓,宿雨度余寒”,描绘了清早幽静的禽鸟鸣叫,以及昨夜的雨水带来的微寒。这一联以鸟鸣和天气作为背景,进一步展示了清晨的宁静和微寒。 颈联“爨火明千灶,风旗展一竿”,描绘了炊烟袅袅,旗帜在风中飘扬的场景。这一联通过生动的细节,展现了诗人生活的真实,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期待。 尾联“归心凭社燕,自叹此微官”,诗人表达了自己内心的感慨和无奈。他感叹自己的微薄官职,同时也对未来的归宿感到迷茫。这一联以诗人的内心感受作为结尾,为整首诗画上了句号。 总的来说,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生活和情感的细节,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感慨和无奈。整首诗语言朴素自然,情感真挚动人,是一首优秀的诗歌作品。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击柝声初绝,为鱼梦已残。
幽禽哢清晓,宿雨度余寒。
爨火明千灶,风旗展一竿。
归心凭社燕,自叹此微官。
作者介绍 张耒简介
梅尧臣(1002年5月31日—1060年5月27日),字圣俞,世称宛陵先生,汉族,宣州宣城(今安徽省宣城市宣州区)人。北宋著名现实主义诗人,给事中梅询从子。

梅尧臣初以恩荫补桐城主簿,历镇安军节度判官。于皇祐三年(1051年)始得宋仁宗召试,赐同进士出身,为太常博士。以欧阳修荐,为国子监直讲,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故世称“梅直讲”、“梅都官”。嘉祐五年(1060年),梅尧臣去世,年五十九。

梅尧臣少即能诗,与苏舜钦齐名,时号“苏梅”,又与欧阳修并称“欧梅”。为诗主张写实,反对西昆体,所作力求平淡、含蓄,被誉为宋诗的“开山祖师”。曾参与编撰《新唐书》,并为《孙子兵法》作注。另有《宛陵先生集》及《毛诗小传》等。

关键词解释

  • 爨火

    读音:cuàn huǒ

    繁体字:爨火

    意思:灶膛里的火。
      ▶晋·葛洪《抱朴子•明本》:“豺狼众而走兽剧于林,爨火勐而小鲜糜于鼎也。”
      ▶宋·梅尧臣《河阴中寨寒食》诗:“爨火明千灶,风旗展一竿。”
      ▶

  • 一竿

    读音:yī gān

    繁体字:一竿

    意思:宋时京师买妾,每五千钱名为“一竿”。
      ▶宋朱彧《萍洲可谈》卷一:“京师买妾,每五千钱名一竿。美者售钱三五十箇。近岁贵人务以声色为得意,妾价腾贵至五千缗,不复论箇数。”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