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孙器之奉使淮浙至江为书见寄以诗谢之五首》 遥知作书处,缆袅绿波心。

遥知作书处,缆袅绿波心。

意思:遥知作书处,缆绳袅绿色波心。

出自作者[宋]司马光的《孙器之奉使淮浙至江为书见寄以诗谢之五首》

全文赏析

这是一首非常优美的山水诗,给人一种宁静、和谐的感觉。诗人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表达了对大自然的赞美和向往之情。 首句“岫贴晴天阔”,用“贴”字形象地描绘了山峰与天空相接的景象,表现出天晴气朗,山峰高耸入云的气势。同时,“阔”字也表达了天空的广阔无垠,让人感到心境开阔,仿佛身临其境。 次句“舟缘石岸深”,则表现了舟行水上的场景,船只在沿着石岸前行,使人感到一种安静、悠然的气氛。 最后两句“遥知作书处,缆袅绿波心”,则通过“遥知”二字引发读者的想象,让人仿佛能看到远方的景物。同时,“缆袅绿波心”一句,用“袅”字形容船缆在绿波中摇曳的样子,生动表现了水面的宁静和船只的安详。 整首诗通过生动的描绘和细腻的表现,展现了自然景色的美丽和宁静,给人一种心旷神怡的感觉。同时,诗人的赞美和向往之情也跃然纸上,让人感受到他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崇敬。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岫贴晴天阔,舟缘石岸深。
遥知作书处,缆袅绿波心。
作者介绍 司马光简介
司马光(1019年11月17日-1086年10月11日),字君实,号迂叟。汉族。陕州夏县(今山西夏县)涑水乡人,世称涑水先生。北宋政治家、史学家、文学家。

宋仁宗宝元元年(1038年),司马光登进士第,累进龙图阁直学士。宋神宗时,因反对王安石变法,离开朝廷十五年,主持编纂了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编年体通史《资治通鉴》。历仕仁宗、英宗、神宗、哲宗四朝,卒赠太师、温国公,谥文正,为人温良谦恭、刚正不阿;做事用功刻苦、勤奋。以“日力不足,继之以夜”自诩,其人格堪称儒学教化下的典范,历来受人景仰。

司马光生平著作甚多,主要《温国文正司马公文集》、《稽古录》、《涑水记闻》、《潜虚》等。

关键词解释

  • 遥知

    读音:yáo zhī

    繁体字:遙知

    意思:(遥知,遥知)
    谓在远处知晓情况。
      ▶唐·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诗:“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宋·王安石《梅花》诗:“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 作书

    读音:zuò shū

    繁体字:作書

    意思:(作书,作书)

     1.谓作典册。
      ▶《国语•楚语上》:“武丁于是作书,曰:‘以余正四方,余恐德之不类,兹故不言。’”
     
     2.指撰写献与天子的书

  • 波心

    读音:bō xīn

    繁体字:波心

    意思:水中央。
      ▶唐·白居易《春题湖上》诗:“松排山面千重翠,月点波心一颗珠。”
      ▶宋·鲁应龙《闲窗括异志》:“一塔屹于波心。”
      ▶柯岩《奇异的书简•美的追求者》: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