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舟次武陵寄天竺僧无昼》 秋日下丹槛,暮云归碧峰。

秋日下丹槛,暮云归碧峰。

意思:秋日下丹门槛,暮云回碧峰。

出自作者[唐]许浑的《舟次武陵寄天竺僧无昼》

全文赏析

这是一首描绘自然风景的诗,具体来说,它描绘了溪长山重,松树万株的景象,以及秋日下归巢的鹤和云归碧峰的情景。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生动的语言,将读者带入了一个幽静、美丽的自然世界。 首句“溪长山几重,十里万株松”便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溪长山重,描绘出山脉连绵、山势险峻的景象,而十里万株松,则展现了松树之多,数量之庞大,让人感受到这片森林的壮观。 “秋日下丹槛,暮云归碧峰”这两句进一步描绘了季节和时间的变迁,秋日的阳光洒落在山间,而暮云则在碧峰间飘荡,形成了一幅富有动态美的画面。 “树栖新放鹤,潭隐旧降龙”这两句则描绘了动物的世界,新放的鹤在树上栖息,而旧时降龙的潭则隐藏在云雾之中。这里的“鹤”和“龙”都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象征,增加了诗歌的神秘感和文化内涵。 最后,“还在孤舟宿,卧闻初夜钟”两句描绘了诗人的行动和感受,诗人停留在小舟中过夜,初夜的钟声传来,增添了诗歌的静谧和孤独感。 总的来说,这首诗以优美的语言和生动的意象,描绘了一个幽静、美丽的自然世界,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敬畏和欣赏之情。同时,诗歌中还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如“鹤”、“龙”等象征的运用,使得诗歌更具深度和广度。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谿长山几重,十里万株松。
秋日下丹槛,暮云归碧峰。
树栖新放鹤,潭隐旧降龙。
还在孤舟宿,卧闻初夜钟。
作者介绍
许浑(约791~约858),字用晦(一作仲晦),唐代诗人,润州丹阳(今江苏丹阳)人。晚唐最具影响力的诗人之一,其一生不作古诗,专攻律体;题材以怀古、田园诗为佳,艺术则以偶对整密、诗律纯熟为特色。唯诗中多描写水、雨之景,后人拟之与诗圣杜甫齐名,并以“许浑千首诗,杜甫一生愁”评价之。成年后移家京口(今江苏镇江)丁卯涧,以丁卯名其诗集,后人因称“许丁卯”。许诗误入杜牧集者甚多。代表作有《咸阳城东楼》。

关键词解释

  • 秋日

    读音:qiū rì

    繁体字:秋日

    英语:autumn days

    意思:
     1.秋天。
      ▶汉·刘桢《赠五官中郎将》诗之三:“秋日多悲怀,感慨以长叹。”
      ▶晋·潘岳《秋兴赋》:

  • 云归

    读音:yún guī

    繁体字:雲歸

    意思:(云归,云归)
    乘云归去。谓仙逝。
      ▶宋·苏轼《过永乐文长老已卒》诗:“初惊鹤瘦不可识,旋觉云归无处寻。”

    解释:1.乘云归去。谓仙逝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