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宿慧安院》 中宵尘累息,山水思填膺。

中宵尘累息,山水思填膺。

意思:半夜尘屏息,山水思填膺。

出自作者[宋]强至的《宿慧安院》

全文赏析

这首诗《积淖厌行路,解鞍欣曲肱...》是一首描绘自然环境与内心感受的诗,它以细腻的笔触捕捉了自然中的细节,表达了诗人在旅途中的感受。 首联“积淖厌行路,解鞍欣曲肱”描绘了诗人对旅途的厌倦,他解下马匹,舒适地躺在草地上。这一联通过描绘旅途的艰辛和诗人对安逸的向往,表达了诗人的内心感受。 “疾风穿敝屋,细雨湿青灯”这一联描绘了恶劣的天气,疾风穿过破旧的房屋,细雨打湿了青灯。这里不仅描绘了自然环境,也暗示了诗人内心的孤独和无助。 “聒夜有饥鼠,观空无定僧”进一步描绘了寂静夜晚的场景,饥饿的小鼠在屋内吵闹,而僧人却观看着空寂的佛经。这里既有对环境的描绘,也有对僧人内心状态的暗示,进一步表达了诗人的内心感受。 “中宵尘累息,山水思填膺”是全诗的点睛之笔,诗人在这漆黑的夜晚,摆脱了尘世的束缚,心中充满了对山水美景的向往。这一句表达了诗人对自由和自然的向往,也揭示了他内心的渴望和追求。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描绘自然环境和内心感受,表达了诗人在旅途中的感受和内心的渴望。诗人通过对环境的细腻描绘和对内心感受的深入挖掘,展现了他对自由和自然的向往,以及对尘世束缚的厌恶。这首诗以其细腻的笔触和深刻的情感表达,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积淖厌行路,解鞍欣曲肱。
疾风穿敝屋,细雨湿青灯。
聒夜有饥鼠,观空无定僧。
中宵尘累息,山水思填膺。
作者介绍
强至,字几圣,钱塘(今杭州)人。庆历六年进士,充泗州司理参军,历官浦江、东阳、元城令。熙宁九年卒,年五十五。其子强浚明收集其遗文,编《祠部集》四十卷,曾巩为之序,已佚。

关键词解释

  • 山水

    读音:shān shuǐ

    繁体字:山水

    短语:光景 景 景观 景物 色

    英语:landscape

    意思:
     1.山与水。
      ▶《墨子•明鬼下》:“古今之

  • 中宵

    读音:zhōng xiāo

    繁体字:中宵

    英语:midnight

    意思:中夜,半夜。
      ▶晋·陆机《赠尚书郎顾彦先》诗之二:“迅雷中宵激,惊电光夜舒。”
      ▶唐·陆贽《贞元九年大赦制》

  • 尘累

    读音:chén lèi

    繁体字:塵纍

    意思:(尘累,尘累)

     1.佛教语。指烦恼、恶业的种种束缚。
      ▶《楞严经》卷一:“应身无量,度脱众生;拔济未来,越诸尘累。”
      ▶唐·王绩《薛记室收过庄见寻

  • 填膺

    解释

    填膺 tiányīng

    [be filled in the chest] 充塞于胸中

    旧事填膺。——清· 袁枚《祭妹文》

    引用解释

    充塞于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