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晚出江城闻角》 胡马嘶风兴非浅,壮图旧迹随尘卷。

胡马嘶风兴非浅,壮图旧迹随尘卷。

意思:胡马嘶风兴起不是浅,壮图遗迹随尘卷。

出自作者[宋]贺铸的《晚出江城闻角》

全文赏析

这首诗给人一种深沉、苍凉的感觉,充满了对自然、人生和社会的感慨。 首联“古壕沮洳荷叶枯,矍铄秃鶖行且渔。”描绘了一个古老的壕沟,淤泥中的荷叶已经枯萎,一只精神抖擞的秃鹫在边上行走,同时还在捕鱼。这一景象展现了自然的苍桑和生命的顽强。 颔联“山衔日脚水关掩,孤楼引角吹单于。”描绘了日落时分,山峦掩住了落日的余晖,水关紧闭,一座孤楼上传来了单调的号角声。这一景象带有一种落寞、孤寂的感觉。 颈联“胡马嘶风兴非浅,壮图旧迹随尘卷。”描绘了胡马在风中嘶鸣,气势非凡,而壮丽的图景和旧日的足迹都已被尘土掩盖。这一联表达了作者对历史和现实的感慨。 尾联“秋尽湖边雁不来,流落方悲去人远。”则描绘了秋天过去,湖边的雁群不再来,流落他乡的人更加悲伤,因为亲人已经远去。这一联表达了作者的思乡之情和对流落他乡的悲伤。 整首诗通过生动的自然景象和人文关怀,展现了作者对生活的深沉感慨和对自然、人生的深深热爱。同时,通过描绘历史的痕迹和现实的苦难,表达了作者对历史和现实的深深关切。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古壕沮洳荷叶枯,矍铄秃鶖行且渔。
山衔日脚水关掩,孤楼引角吹单于。
胡马嘶风兴非浅,壮图旧迹随尘卷。
秋尽湖边雁不来,流落方悲去人远。
十月之交五夜长,河横斗直天苍凉。
苏门故里斗杓下,岂无伯仲勤相望。
君不见剡蓬为矢弧弦桑,男儿落地地四方。
履屐无根著家巷,道梁适楚犹吾乡。
鸲鹆不踰济,橘渡淮为枳。
吾心况物未应然,随牒官身聊尔耳。
作者介绍 陆游简介
贺铸(1052~1125),北宋词人。字方回,又名贺三愁,人称贺梅子,自号庆湖遗老。汉族,祖籍山阴(今浙江绍兴),出生于卫州共城县(今河南辉县市)。出身贵族,宋太祖贺皇后族孙,所娶亦宗室之女。自称远祖本居山阴,是唐·贺知章后裔,以知章居庆湖(即镜湖),故自号庆湖遗老。

贺铸长身耸目,面色铁青,人称贺鬼头,曾任右班殿直,元佑中曾任泗州、太平州通判。晚年退居苏州,杜门校书。不附权贵,喜论天下事。

能诗文,尤长于词。其词内容、风格较为丰富多样,兼有豪放、婉约二派之长,长于锤炼语言并善融化前人成句。用韵特严,富有节奏感和音乐美。部分描绘春花秋月之作,意境高旷,语言浓丽哀婉,近秦观、晏几道。其爱国忧时之作,悲壮激昂,又近苏轼。南宋爱国词人辛弃疾等对其词均有续作,足见其影响。

关键词解释

  • 旧迹

    读音:jiù jì

    繁体字:舊跡

    意思:(参见旧迹,旧蹟)

    解释:1.亦作\"旧迹\"。亦作\"旧迹\"。 2.陈迹;遗迹。 3.引申为前人的规矩。 4.前人的或旧时的墨迹(指书画)。 5

  • 马嘶

    读音:mǎ sī

    繁体字:馬嘶

    英语:nicker

    详细释义:马匹的叫声。元?郑光祖?倩女离魂?第二折:『蓦听得马嘶人语闹喧哗,掩映在垂杨下。』

    造句:<

  • 胡马

    引用解释

    1.泛指产在西北民族地区的马。《古诗十九首·行行重行行》:“胡马依北风, 越 鸟巢南枝。”《新五代史·四夷附录一》:“胡马奚车,罗列阶陛。” 明 李攀龙 《古意》诗:“萧萧胡马鸣,翩翩下枯桑。” 清 蒋士铨 《桂林霜·完忠》:“衙中坐困,空云胡马思归。”

    2.指胡人的军队。 汉 邹阳 《上吴王书》:“臣恐救兵之不专, 胡

  • 嘶风

    读音:sī fēng

    繁体字:嘶風

    意思:(嘶风,嘶风)
    (马)迎风嘶叫。形容马势雄勐。
      ▶金·董解元《西厢记诸宫调》卷三:“嘶风的骄马弄风珂,雄雄军势恶。”
      ▶宋·无名氏《金明池•春游》词:“纵宝马嘶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