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江边》 公朝遣使丁年去,丞相疏恩甲第开。

公朝遣使丁年去,丞相疏恩甲第开。

意思:朝廷派使者丁年离开,丞相疏恩豪宅开。

出自作者[宋]晁公溯的《江边》

全文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仕途失意时的作品,表达了离乡远游的孤寂和对故乡、对君主的思念,以及对君臣际会之乐的向往。 首联“江边日日强登台,越柁吴樯久不来”,诗人每日在江边登台远望,期盼着越地的船只早日归来。颔联“投迹东巴留万里,侧身南极望三台”,表达了诗人离乡远游的孤寂和对故乡的思念。“南极”指南方,古人认为南方是极远之地,“三台”星宿名,这里代指朝廷。颈联“公朝遣使丁年去,丞相疏恩甲第开”,诗人对君主的思念之情溢于言表。“丁年”即“正当之年”,指合适的年岁,这里指早年的意思。“甲第开”指丞相的府宅打开,暗指丞相的恩泽。尾联“圣主得贤如作颂,微臣愧乏子渊才”,诗人自谦地表示自己没有像伊尹那样作颂献诗的才能,为不能为朝廷做出更大的贡献而感到惭愧。 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朴素,表达了诗人对故乡、对君主、对君臣际会的深深思念和向往。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仕途失意的无奈和自责。这种情感的真实流露,使得这首诗具有了很高的艺术价值。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江边日日强登台,越柁吴樯久不来。
投迹东巴留万里,侧身南极望三台。
公朝遣使丁年去,丞相疏恩甲第开。
圣主得贤如作颂,微臣愧乏子渊才。

关键词解释

  • 丁年

    读音:dīng nián

    繁体字:丁年

    意思:男子成丁之年。歷代之制不一。
      ▶汉以男子二十岁为丁,明·清以十六岁为丁。亦泛指壮年。
      ▶《文选•李陵<答苏武书>》:“﹝足下﹞丁年奉使,皓首而归。”
      ▶

  • 公朝

    读音:gōng cháo

    繁体字:公朝

    意思:古代官吏在朝廷的治事之所,借指朝廷。
      ▶《庄子•达生》:“当是时也,无公朝,其巧专而外骨消。”
      ▶成玄英疏:“既无意于公私,岂有怀于朝廷哉。”
      ▶《南齐

  • 甲第

    读音:jiǎ dì

    繁体字:甲第

    英语:a mansion

    意思:
     1.旧时豪门贵族的宅第。
      ▶《史记•孝武本纪》:“赐列侯甲第,僮千人。”
      ▶裴骃集解引《汉书音义》:“

  • 遣使

    读音:qiǎn shǐ

    繁体字:遣使

    意思:谓派遣使者。
      ▶《韩非子•八经》:“兵士约其军吏,遣使约其行介。”
      ▶《后汉书•班固传下》:“时北单于遣使贡献,求欲和亲。”
      ▶明·叶盛《水东日记•会奏遣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