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三月三日登庾楼寄庾三十二》 三日欢游辞曲水,二年愁卧在长沙。

三日欢游辞曲水,二年愁卧在长沙。

意思:三天的欢乐游辞曲水,二年愁躺在长沙。

出自作者[唐]白居易的《三月三日登庾楼寄庾三十二》

全文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在登临辞曲水时,回忆在长沙的两年生活,表达了对友人的怀念之情。 首句“三日欢游辞曲水”,作者在曲水边度过了一个欢乐的日子,这是他当时生活的一个片段,曲水边,欢笑声,一派欢乐的景象。“辞”字,带有浓厚的伤感色彩,意味着作者即将离开长沙。“二年愁卧在长沙”,第二句直接点明愁卧,与上句的“欢游”形成鲜明的对照。作者卧病在床,无法欣赏长沙的美景,因此他在床上度过了这两年。 “每登高处长相忆”,作者在长沙两年,每逢登上高楼,他都会想起在曲水边度过的欢乐时光。这是一种移情于物的表现,也是作者对过去生活的一种美好回忆。 “何况兹楼属庾家”,最后一句是全诗的点睛之笔。作者用“何况”二字,强调了自己对友人的思念之情。这里的“兹楼”,指的是作者所登临的高楼。“属庾家”,则是以庾楼为友,赋予它以人物般的性格,增加了诗句的形象和立体感。这句诗表达了作者对友人的深深怀念之情,使读者仿佛看到了作者对友人的思念之情溢于言表。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描写作者在长沙的生活片段,表达了对友人的怀念之情,语言质朴自然,情感真挚动人。同时,诗句中的意象和表现手法也增加了诗的艺术感染力。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三日欢游辞曲水,二年愁卧在长沙。
每登高处长相忆,何况兹楼属庾家。
作者介绍 白居易简介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

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关键词解释

  • 曲水

    读音:qǔ shuǐ

    繁体字:曲水

    英语:Qushui River

    意思:古代风俗,于农历三月上巳日(上旬的巳日,魏·晋以后始固定为三月三日)就水滨宴饮,认为可祓除不祥,后人因引水环曲成渠,流觞取饮,相与

  • 长沙

    读音:cháng shā

    繁体字:長沙

    意思:(长沙,长沙)
    见“长沙傅”。

    造句:弗利茨和衣躺在长沙发上。我步行到长沙去,极其兴奋。他趴在长沙发椅上,睡得很熟。长沙发

  • 三日

    读音:sān rì

    繁体字:三日

    意思:
     1.三天。
      ▶《易•蛊》:“利涉大川,往有事也,先甲三日,后甲三日。”
     
     2.一个月的第三天。
      ▶三国·魏·曹丕《与吴质书》:“二月三日,

  • 欢游

    读音:huān yóu

    繁体字:歡游

    意思:(欢游,欢游)
    欢聚嬉游。
      ▶唐·司空曙《送曹同椅》诗:“惆怅空相送,欢游自此疏。”
      ▶宋·张先《庆佳节》词:“花满南园月满楼,偏使我忆欢游。”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