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出塞即事二首》 贺兰山便是戎疆,此去萧关路几荒。

贺兰山便是戎疆,此去萧关路几荒。

意思:贺兰山就是戎边,这离开萧关路几乎荒芜。

出自作者[唐]顾非熊的《出塞即事二首》

全文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描绘边塞风光的诗,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战争的深深忧虑和对和平的渴望。 首联“塞山行尽到乌延,万顷沙堆见极边。”描绘了诗人行进在塞山(可能是指山势高峻、地势险要的边塞山)上的情景,一直走到乌延,看到了边疆的沙堆。这里用“万顷沙堆”形容边塞的荒芜和广袤,也暗示了边疆的荒凉和艰苦。 颔联“河上月沉鸿雁起,碛中风度犬羊膻。”描绘了边塞夜晚的景象,河水上的月亮沉了下去,鸿雁开始起飞,沙漠中风度犬羊,膻气扑鼻。这里用“犬羊膻”形容沙漠中动物的气味,也暗示了边疆生活的艰苦和荒凉。 颈联“席箕草断城池外,护柳花开帐幕前。”描绘了边疆生活的另一面,席箕草在城池外生长,护柳花在帐篷前开放,表现了边疆生活的艰苦和坚韧。 尾联“此处游人堪下泪,更闻终日望狼烟。”诗人在此处流下了眼泪,因为他听到了终日有人望狼烟的故事,这暗示了战争的残酷和人们对和平的渴望。 整首诗通过对边塞风光的描绘和对边疆生活的描述,表达了诗人对战争的深深忧虑和对和平的渴望。诗人对边疆生活的艰辛和艰苦表示了同情和理解,同时也对战争的残酷和人们的苦难表示了深深的忧虑。这首诗也表达了对和平的向往和对国家的忠诚。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塞山行尽到乌延,万顷沙堆见极边。
河上月沉鸿雁起,碛中风度犬羊膻。
席箕草断城池外,护柳花开帐幕前。
此处游人堪下泪,更闻终日望狼烟。
贺兰山便是戎疆,此去萧关路几荒。
无限城池非汉界,几多人物在胡乡。
诸侯持节望吾土,男子生身负我唐。
回望风光成异域,谁能献计复河湟。

关键词解释

  • 贺兰山

    解释

    贺兰山 Hèlán Shān

    [the Helan Mountains] 中国宁夏回族自治区西北部和内蒙古自治区交界处的山,南北长220千米,东西宽20—40千米,海拔2000—3000米,主峰3556米,是中国内外流域分界山脉之

  • 贺兰

    读音:hè lán

    繁体字:賀蘭

    英语:Helan

    意思:(贺兰,贺兰)

     1.见“贺兰山”。
     
     2.国名“荷兰”的旧译。
      ▶清·汪仲洋《杂感》诗:“贺兰

  • 萧关

    读音:xiāo guān

    繁体字:蕭關

    意思:(萧关,萧关)

     1.古关名。故址在今宁夏·固原东南,为自关中通向塞北的交通要沖。
      ▶《汉书•武帝纪》:“﹝元封四年冬十月﹞通回中道,遂北出萧关。”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