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送毅夫总领淮西》 昨夜归来闻好语,大儿踏歌小儿舞。

昨夜归来闻好语,大儿踏歌小儿舞。

意思:昨天晚上回来听到好话,大儿踏歌小孩跳舞。

出自作者[宋]吴泳的《送毅夫总领淮西》

全文赏析

这是一首描写战争与和平、边民之苦和希望的诗。诗人以深沉的悲悯和热烈的期望,描绘了战争的残酷和人们对和平的渴望。 首句“莫沽金陵酒,莫折金城柳”以否定的语气表达了对战争的悲观情绪,同时也暗示了战争的残酷和无情。而“但观二十四桥月,夜夜凄凉照淮口”则以凄凉的月夜景象,进一步渲染了战争的悲惨氛围。 “孤墉不下兵转饥,河水浅狭红贼窥”描绘了战争中的艰难与困苦,而“就今秋高不饮马,安得会有休兵时”则表达了人们对和平的深深渴望。诗人的笔触深情而沉痛,流露出对战争的深深厌恶和对和平的热切期待。 “赤云烧空秋岸阔,雨少潮低运沟涸”一句,以生动的自然景象映衬出战争的残酷和无情,也暗示着人们在战争中的无助和绝望。而“莫从局外鉴全胜,紧向棋心寻活著”则是诗人对战争策略的深深思考,表达了他对于战争的深深忧虑。 “昨夜归来闻好语,大儿踏歌小儿舞。喜言边敌归故巢,且省沿边转般苦。”这些句子流露出诗人对和平消息的欣喜,同时也揭示了战争给人们带来的深重苦难。 “边民之苦自古然,其媪荷锄翁戍边。”诗人对边民之苦的表达深沉而感人,揭示了战争对普通人的残酷剥削。“老翁无力助王国,但愿主圣群公贤”一句,表达了普通人对和平的热切期待和对贤明君主的深深期盼。 最后“上卿奉使亦奇事,肯为边氓劳抚字。酒酣拂剑歌皇华,柂楼红湿汀蓼花。”诗人以饱满的热情讴歌了为和平而努力的使者,展现了诗人对和平的热切期待和对国家繁荣的深深祝愿。 整首诗情感深沉,语言生动,以战争的悲惨和人们对和平的期待为主线,展现了诗人的深深关切和热烈情感。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莫沽金陵酒,莫折金城柳。
但观二十四桥月,夜夜凄凉照淮口。
孤墉不下兵转饥,河水浅狭红贼窥。
就今秋高不饮马,安得会有休兵时。
赤云烧空秋岸阔,雨少潮低运沟涸。
莫从局外鉴全胜,紧向棋心寻活著。
昨夜归来闻好语,大儿踏歌小儿舞。
喜言边敌归故巢,且省沿边转般苦。
边民之苦自古然,其媪荷锄翁戍边。
老翁无力助王国,但原主圣群公贤。
上卿奉使亦奇事,肯为边氓劳抚字。
酒酣拂剑歌皇华,柂楼红湿汀蓼花。

关键词解释

  • 踏歌

    解释

    踏歌 tàgē

    [Ta-ge, singing and dancing at once] 传统的群众歌舞形式。古代很多民族都有。共同的特征是集体性,参加者围成圆圈或排列成行,互相牵手或搭肩,上身动作不多,主要是脚下的舞步变化,边歌边舞

    <

  • 小儿

    读音:xiǎo ér

    繁体字:小兒

    短语:髫龄 襁褓 垂髫

    英语:wean

    意思:(小儿,小儿)

     1.小孩子。
      ▶《史记•淮阴侯列传》:“﹝萧

  • 昨夜

    读音:zuó yè

    繁体字:昨夜

    短语:前夜 前夕 昨晚

    英语:yestreen

    意思:
     1.昨天夜里。
      ▶南朝·宋·鲍照《上浔阳还都道中》诗:“昨夜宿

  • 归来

    读音:guī lái

    繁体字:歸來

    英语:st 29

    意思:(归来,归来)

     1.回来。
      ▶《楚辞•招魂》:“魂兮归来!反故居些!”唐·李白《长相思》诗:“不信妾肠断,归来看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